世界經濟深度轉型調整 中國經濟更顯全球角色特征--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世界經濟深度轉型調整 中國經濟更顯全球角色特征

2012年12月24日06: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2012年10月)
  張芳曼制

  人民視覺

  歐洲的債務危機、美國的“財政懸崖”、日本的萎靡不振,世界經濟形勢在西方國家的稀釋和放縱中更加錯綜復雜、充滿變數,復蘇步伐明顯放緩。反思這場發端於金融業的危機,目光再次聚焦實體經濟——最終創造財富的經濟形態。發達國家實施再制造業化戰略,以互聯網、新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出現新動向。

  “寒流”來襲讓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同時,更增強了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更顯全球角色特征

  低速增長之中“一抹亮色”

  記者:您如何評價2012年中國經濟?

  林建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秘書長):中國不僅有效地應對了本次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有三個主要因素發揮了作用:第一,由於危機前的幾年裡所採取的穩健政策,與大多數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的狀況要好得多,有能力做出應對﹔第二,迄今為止,中國一直把重點放在貿易開放上,而將金融一體化推遲到改革的較晚階段。因此,中國的金融體系沒有接觸到給許多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體系造成嚴重破壞的有毒資產﹔第三,決策者做出迅速而果斷的反應,通過一攬子刺激計劃抵消因全球需求減弱造成的沖擊。

  傅曉嵐(英國牛津大學國際發展系教授,技術、管理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受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財政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甚至面臨“二次衰退”。 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相當高的增速並率先回升,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主動力,這是世界經濟擺脫危機、實現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一方面,中國應該把握時機,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尋求市場、資源和技術﹔另一方面,中國需求和供給的增長及其與世界經濟通過貿易、投資、合作和援助的深入互動也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主要驅動力。

  難撼“世界工廠”地位

  記者: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引起部分制造業外流,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奈杰爾·高爾特(美國經濟咨詢和分析機構“環球透視”經濟學家):中國近年開始出現勞動力成本上漲,這對中國經濟發展可能是個潛在問題。從另一角度看,消費者有更多錢購買消費品,有助於中國經濟增長從出口驅動轉向消費驅動。中國制造業就業崗位一定程度上會流失到其他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美國制造業會繼續以更快的速度復蘇,少數制造業從中國回遷,是由於美國更高的生產率,這並不意味著能夠在美國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回遷的制造業,主要是從事資本密集型的生產。

  謝棟銘(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中國未來完全可以在產業鏈上的不同位置找到自己的定位。盡管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普遍認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短期內很難被撼動。勞動力成本只是決定制造業成本的一部分,勞動生產率、基礎設施、原材料供應、管理人才素質和法律法規健全性等都是影響制造業的變量。放眼世界,包括東南亞在內能夠同時滿足以上要素的國家和地區並不多,其要形成替代效應並不容易。

  外部保護主義逼得緊

  記者:目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面對越來越頻繁的貿易爭端,中國應如何應對?

  芮效儉(美國基辛格中美關系研究所所長、前美國駐華大使):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在繼續增長,美國在華企業對在中國投資仍持積極態度。我認為,貿易爭端的問題不應被政治化。貿易糾紛應該嚴格限定在它們所涉及的技術層面上來處理。中美兩國有充分的爭端解決機制,這既包括美中之間的雙邊協議,也包括世界貿易組織機制。如果一方認為另一方有不公平的行為,那麼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對話平台,例如中美商貿聯委會,以及兩國間的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

  姚樹潔(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貿易和經濟結構不平衡,是目前許多國家無法擺脫危機的兩大因素,使得原來一直主張自由貿易的西方發達經濟體,重新啟用各種貿易保護工具。應對“惡化”的外部環境,中國必須進一步加強與世界經濟的互動,鞏固和加強雙邊和多邊的自由貿易伙伴關系,在繼續保持跟發達國家的密切聯系的同時,加強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關系,把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靈活而有效地結合起來。

  (本報記者吳成良、趙明昊、趙成採訪整理)

  

  西方國家當自律

  梁國勇

  對缺乏有效監管的“自由市場”而言,泡沫的膨脹及破滅似乎是難逃的宿命。如果說應對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的政策催生了一個金融泡沫的話,那麼應對2008年金融泡沫破裂的政策則催生了一個債務泡沫。但出乎意料的是,主權債務泡沫的破裂如此之快,而且首先出現在歐洲。其實,日本和美國的債務水平更高﹔但因為歐盟是一個相對鬆散的國家聯盟,有統一的貨幣,而無統一的財政,且內部利益差異和觀念分歧都很大,所以才成為債務泡沫祭壇上的首個犧牲品。

  以政府信用挽救接近崩潰的私人金融體系,美國等西方國家實在是不得以而為之。然而,撇開針對金融危機的應急舉措不談,發達國家其實在財政自律方面存在系統性問題。發達國家財政自律的放鬆有害而無益,於人於己都是如此。債務過度膨脹意味著宏觀經濟風險的不斷累積,對債權人則意味著違約風險的不斷提高。誠然,金融危機后權力空前膨脹的各國央行可以祭出量化寬鬆的“法寶”,但對這種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常規化運用無異於飲鴆止渴,其長期負面后果不容低估。另一方面,西方國家貨幣的主動貶值使其出口競爭力相對提高,債務負擔變相減輕,而新興市場國家則不得不吞下一劑“苦藥”,面臨諸如本幣被動升值、債權被迫縮水和輸入型通脹等一系列問題。過去十多年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變化其實是世界格局演變、經濟重心東移大趨勢的一個方面。總體而言,發達國家主權債務的膨脹妨礙了自身經濟的健康,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加大了世界經濟的風險。

  目前,部分西方國家的政府債務規模已遠遠超過警戒線。面對高筑的債台,這些國家應當採取果斷措施,補漏船於未傾。在國內,應實施有效的增收、減支措施,防止債務持續攀升。在國際上,則應採取負責任的態度,鄭重承諾主權債務不違約,特別是不謀求通過貨幣貶值變相違約。毫無疑問,量化寬鬆政策令債權國利益受損,有以鄰為壑之嫌,理應慎用。

  尤其是美國,信用評級機構可以繼續毫不吝嗇地給予其AAA評級,美元獨一無二的地位也可使其繼續以極低的代價輕鬆借款。然而,目前發生在歐洲的危機不正是對濫用這種特權和地位的一種警示嗎?美國其實可以在削減財政赤字方面有更大作為。預算控制法案規定的減支措施將生效,已延期兩年的布什減稅面臨到期,雖然兩黨妥協在所難免,但“財政懸崖”的逼近畢竟為解決債務可持續性問題提供了一個機會。

  (作者系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事務官員)  

  

  感知冷暖

  

  飽嘗持續緊縮之痛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孫天仁

  2011年記者第一次見到蒂娜·莫羅時,她在雅典一家律師事務所當律師。這本來是一份很體面的職業,但在經濟衰退背景之下卻看不到光鮮亮麗的一面。蒂娜告訴記者,她每月收入不到1000歐元,扣除個人繳納的保險和稅后,實際收入隻有600多歐元。

  一年后本報記者再次聯系到蒂娜,她回信說還在原來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收入沒有增加,自己還是個“啃老族”。但在希臘國內就業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她已經滿足能有這樣一份工作。

  當前,希臘政府債台高筑,為獲得更多國際援助而推行經濟改革,一輪又一輪的緊縮措施讓希臘經濟雪上加霜。希臘經濟已經連續5年陷入衰退,青年人失業率不斷創新高,到2012年底已經達到57%。債務危機讓希臘年輕人感到前途迷茫,他們被“不確定”、“擔憂”情緒所籠罩。高失業率引起社會不滿情緒的積聚,人們擔心,青年失業大軍會成為引發社會持續動蕩的“定時炸彈”。

  希臘經歷了驚心動魄的2012年,游走在財政崩潰、脫離歐元區的邊緣。蒂娜說:“我們挺過來了。讓我們期待2013年吧!希望政府最終出台一些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讓就業機會多起來。”債務危機發展至今,希臘民眾逐漸能夠以更務實的態度面對改革,調整生活方式。

  南歐的天氣也已變冷,但好在冬日暖陽還不忘眷顧希臘。蒂娜說:“每當我對現實和未來感到悲觀的時候,我就看看天空,告訴自己說生活是美好的,希臘是美麗的。我們能夠做到!”

  

  失業率零增長之歡

  本報駐巴西記者  顏  歡

  作為拉美經濟的領頭羊、金磚國家重要一員,巴西2012年的經濟實在有些乏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巴西經濟經歷了近十年來的最低潮,全年經濟增長不到1.5%,與政府預計相距甚遠。盡管巴西人對於經濟增長放緩還沒有直觀感受,但巴西一家電視台近日對聖誕購物市場調查已道出了巴西人開始“囊中羞澀”的事實。據調查結果顯示,巴西居民去年在這一段時期內,平均每人約送出15件聖誕禮物,而今年這個數據下降到10件以下。

  不過,巴西政府一直大力發展民生、創造就業機會,不僅將巴西的失業率控制在較低水平——5.3%左右,而且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全球少有的保持失業率零增長紀錄的國家。就讀於巴西利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卡索興奮地說,還沒畢業就已經收到了多家公司的邀約,“盡管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受歐美影響並不振奮,但技術人才依然是稀缺資源。另一方面,巴西今年上調了最低工資標准,也讓我們有了更好的起點。我和同學們都不擔心就業。”

  記者在與出租車司機交談的時候也注意到,他們對巴西未來幾年的經濟形勢仍表示樂觀,這也與巴西關心中老年人生活、扶持有工作經驗的老年人再就業息息相關。“至少在我看來,今年的乘客並不比去年少,反而由於舉辦大規模的國際會議,巴西利亞的人流量有明顯增加,很多老頭兒都尋了新活兒!”年過花甲的出租車司機達維斯大笑著說道。

(責任編輯:李棟、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