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著大棚內已經有10多克重的草莓果,張士芳說,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這位當地農民一人種著10個草莓日光溫室大棚,每個大棚每年的純利潤在4萬元左右。昌平的“草莓經濟”不僅讓當地農戶發家致富,還吸引了職場人,原來做旅游商品生意的張穎,現在就改行種植著72個草莓大棚。
當地農民種草莓年收入40萬
張士芳是昌平區崔村鎮真順村的農戶,1997年就在村裡承保了幾十畝地。7年前,她開始轉型做草莓,有一個日光溫室大棚,當年“輕輕鬆鬆就賺了4萬元”,這讓張士芳興奮不已。現在,她的草莓大棚已經擴展到10個,草莓在大棚裡就被前來採摘嘗鮮的市民和商戶搶光了。
小白領轉型種植72座大棚
不僅當地農戶種草莓發了家,原本做旅游商品生意的白領張穎也看到了現在農業的發展潛力,和另一位女孩聯手租了196畝地,種植著72個草莓溫室大棚。
按照每座草莓大棚4萬元的平均純利潤計算,張穎一年的純收入接近290萬元。談到轉型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她說:原來8小時上班,現在轉型成為農場主,更加了解推銷的重要性,“同樣的一斤草莓,有人能賣到30元,有人能賣到50元甚至100元。這就是營銷的作用。”現在,她開始試驗種植一種富含硒元素的草莓,每斤售價預計能達到120元。
從種苗到大棚用電都有補貼
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立府介紹說,建一個草莓日光溫室的投資大概5萬到8萬元,政府給補貼3萬,此外,在種苗、肥料、農機等各個方面,政府都有成套的扶持政策,這使昌平的草莓形成了標准化種植。標准化種植保証了草莓的安全。張士芳說,每個農戶都有一張種植草莓的“綠卡”,在指定的商店購買農業資料,很多都是半價,另外一半是政府補貼。“農藥都是有機無公害的,在大棚裡摘下草莓,吹吹土就能吃。”
據悉,今年昌平區草莓年收入由4000萬元增加到3.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