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商業版圖:形成3條產業鏈 欲食5千億市場【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北斗商業版圖:形成3條產業鏈 欲食5千億市場【2】

2013年01月08日08:48        手機看新聞

  北斗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跟蹤研究,2000年開始發射北斗導航衛星。當時依靠著兩顆靜止軌道衛星,以及地面的基站,北斗初步提供了定位服務。 “從無到有,我們至少有了急需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系統唯一一位女性總設計師楊慧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個被稱作“北斗一代”的導航 系統從此開啟了中國人自主導航的時代。

  北斗二代系統於2004年8月31日正式立項,2007年4月17日發射試驗衛星,2011年12月27日提供試運行服務。

  按照有關規劃,2020年前后,北斗二代導航系統的二期工程將竣工。屆時,我國的北斗將真正做到為世界導航。

  如今,年輕的北斗正在為保護國民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經濟周刊》獨家獲悉,在緝拿湄公河慘案元凶的過程中,北斗功不可沒。因為用普通的手機進入國外信號網絡,往往會暴露位置和身份。在對元凶的前幾次追捕中,皆因此使得犯罪集團有所警覺而逃脫。最終,專案組使用北斗進行聯絡而成功抓捕糯康等人。

  目前在中國南海、東海的漁民們均已經安裝上了北斗的接收終端。通過該終端可以清楚地記錄下漁船的航行軌跡,這有力地維護了我們漁民的捕撈權益, 為處理爭端時保存了証據。一旦漁船遇險,借助北斗的短報文通信功能,救援中心第一時間可獲知其具體位置,可方便地組織附近船隻來救援。

  這把“金鑰匙”還能為國民經濟帶來真正的財富。隨著北斗正式運用,相關的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儀器設備的制造還會帶動整個衛星導航,地理信息產業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前景不可估量。

  2012年12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稱,現有 的設備將會至少兼容互操作GPS和北斗兩套系統。兩套系統的兼容意味著可參與定位的衛星增多,這無疑將增加用戶定位的精度和速度。就像開通了新的電視頻 道,你可以根據興趣愛好任選收看。

  “相比GPS來講,北斗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對很多用戶是非常有用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作為導航衛星系統的用戶來講,收到的衛星信號數越多,老百姓就越得實惠,定位精度也就越高。”

  媲美GPS 8年后覆蓋全球

  北斗一代系統的特點是有源定位、授權服務、短報文通信功能。有源定位是指用戶需要先向衛星發信號,申請定位,衛星接收后將信號轉發給地面站,由地面站計算后再告訴其位置。這種轉發式服務定位時間相對長,並將衛星每秒能提供的用戶數限制在54萬人。

  而隨之推出的授權服務和短報文通信卻受到了北斗一代用戶的熱烈歡迎。一位部隊領導對此贊不絕口,稱其真正實現了“運籌帷幄中,決勝千裡外”。因為他可以通過指揮室的屏幕牆,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兵種當前所在位置。

  授權服務要求用戶須事先在系統中注冊,北斗方可提供定位服務。之后,系統會自動識別出該用戶的位置,並報告給指揮調度系統。再結合120個字的 短報文通信功能,“一般的GPS用戶隻會知道自己在哪個地方,但是北斗不僅可以讓別人知道你在哪兒,還可以讓自己知道別人在哪個地方。”冉承其說。

  北斗二代系統採取廣播式服務,用戶不用申請也能定位,實現如GPS般的無源定位。此外,二代系統也保留了位置報告、短報文通信服務。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