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距小區18米,是“毒工廠”嗎]
居民抗議的在建項目一角。王星攝
該項目周圍環境敏感點示意圖。圖片來源: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調查背景】
日前,深圳南山區科華路周邊近萬名居民聯名簽字,抗議附近在建的LCD工廠項目,認為這是“毒工廠”,要求政府叫停施工項目,並將污染企業搬離南山科技園。
居民們為何判斷這是“毒工廠”?面對居民的質疑,企業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又是如何回應?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場見聞】
工廠小區僅距18米
1月19日,記者來到現場。隻見一個巨大的工地,緊密地被居民小區、幼兒園、寫字樓、醫院環抱,施工車輛時而往來,掀起陣陣塵土,這就是居民抗議的項目,位於科苑花園小區正門前18米處,屬深圳市訊美科技有限公司。
“該項目開工已經近半年,但直到去年12月底,才發現其實為LCD工廠。”居民劉先生介紹,項目開工已有半年左右,但由於此前未曾公示,以至於周邊居民都將其作為寫字樓看待,在離居民區和幼兒園這麼近的地方,怎麼可以建污染工廠?
令居民擔憂和憤怒的,主要是該項目生產的數碼多媒體(LCD)平板多功能顯示器。他們認定“這個東西肯定是有污染的”。
記者在2009年由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出具的《深圳市訊美科技有限公司擬於南山高新區建設數碼多媒體(LCD)平板多功能顯示器、紅外非制冷熱像儀、威可射半導體激光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環評報告》)上看到:該項目佔地37200平方米,將建成兩棟科研廠房、一棟科研辦公樓,主要從事數碼多媒體(LCD)平板多功能顯示器、紅外非制冷熱像儀、威可射半導體激光器的生產和研發,將建紅外非制冷熱像儀生產線4條、數碼多媒體(LCD)平板多功能顯示器生產線8條、威可射半導體激光器生產線3條。
其中,TFT—LCD液晶顯示屏預計年產量為300萬台,產污環節主要為清潔LCD屏端子、涂防水膠、燈管焊接等產生的廢氣,其他生產線同樣有產污環節。
盡管《環評報告》認為“本項目建設對周圍及內部環境的影響均是可接受的,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可行”,但是居民們並不買賬:在工廠附近,環繞著若干居民區、兩所幼兒園,還有小學就在其100米范圍內,大沖水廠也在其不遠處,“為何當初要選址在這裡呢?”
【居民質疑】
項目被指知情不足
針對居民抗議,深圳市訊美科技有限公司1月21日作出書面回復:“該項目在立項、評估、申報和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進行了多次環保論証和審查,所有指標完全符合國家的有關要求,對周邊環境不造成污染。”
然而,這一回復卻被居民瘋狂“拍磚”。居民王先生表示,自己住在距項目僅18米的科苑花園,僅該小區就有1800戶居民,6000余人,數據顯示卻隻派發38份問卷,“而且我們業主毫不知情,這38份問卷派到了哪裡?是否暗箱操作?我嚴重懷疑報告的真實性!”
記者在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公眾參與》(征求意見稿)中看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應重點圍繞主要的利益相關方(即核心公眾群)開展公眾參與工作,保証他們以可行的方式獲取信息和發表意見。核心公眾群包括受建設項目直接影響的單位和個人、項目所在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關專家。其中,受直接影響的個人代表群體總數大於100但小於等於10000的,調查的代表數量應為總數的30%,但不少於100人。不過,這份文件還只是征求意件稿,記者未有查詢到其正式出台。
此外,居民李女士表示,《環評報告》的氣體監測點設立在深圳大學和清華同方信息港大廈,均遠離科技園項目所在地,且報告也沒有寫出對幾個臨近人口集中地帶的影響情況,而且隻字未提200米范圍的水廠。
訊美科技回復稱,“按最新已批規劃,項目將建成3棟高標准現代化研發大樓和3棟小型實驗樓,作為企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孵化器和總部辦公區,不是生產基地,不存在居民擔心的錫焊廢氣等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建工廠是《環評報告》裡寫明的,改建辦公區是誰說的?能拿出文件來嗎?”居民張女士稱,環評報告明確顯示其有LCD生產線,年消耗的液晶面板及其他耗材都有明確數量說明,並非僅是研發。“如果確認是作為研發中心,那麼希望政府和公司書面確認沒有生產工廠、研發活動,沒有污染,並確立監管機制,允許業主不定期抽查。”
【專家建議】
可成立居民小組定期檢查
該項目到底對環境是否存在污染?《環評報告》中顯示,該項目產生的廢氣,如錫焊廢氣和VOCs等污染物,經活性炭吸附后通過煙囪於100米高空排放。
據了解,活性炭吸附法主要針對20毫克/立方米—20000毫克/立方米有機溶劑氣體。居民對“該公司採用吸附方式處理有機溶劑廢氣”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
“如果是生產LCD肯定是存在污染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白如鵬認為,但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LCD工廠會產生酸性廢液,同時會產生廢氣,要經過處理才能排放。但處理廢液廢氣的開銷較大,且需持續,一旦處理不好或隻為了應付檢查,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而採用活性炭吸附法處理廢氣,活性炭需及時處理,且不能保証100%處理,同時,煙囪如果離居民區過近,一旦有廢氣排放出來,不利於附近居民健康。“建設LCD工廠本身沒有問題,但是要選在合適的地址,且嚴格監管污染物的處理。”
環保專家、寧波諾丁漢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尊裕教授則認為,對於該項目的污染程度需要詳細的評估,但僅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國內對於污染的處理技術已很成熟,如果完全按照國家的標准來處理,對居民的健康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居民最該關注的是項目對於污染處理能否執行到位。尤其是離居民區很近,污染處理要做得非常好。”陳尊裕說,在日本等發達國家,有些垃圾炭燒爐也建在離居民區300到500米的范圍內,但是因為監管嚴格,因此對環境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現在國內也有很多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偷排或應付檢查,購買系統卻不使用。”
“環評報告屢遭市民質疑,主要就是政府和群眾的‘互信’問題。”陳尊裕說,如果政府能夠主動公開監測數據,居民能夠成立關注小組定期檢查和監督,甚至是居民可以請一些專家來一起幫忙監督,那麼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政府反應】
多個部門還在“踢皮球”
居民們表示,自2012年12月起,科苑花園的居民就開始向市長熱線、深圳市人居委等多次提出投訴,要求訊美科技停止在建工程的施工,公開該項目相關《環評報告》全本,公開審批程序和審批依據,並希望深圳市人居委等部門就“訊美科技在建項目環境問題”作書面答復,卻一直未能得到回應。
1月21日上午10點,記者撥打深圳市人居環境委主任劉忠朴的手機,無法接通。記者又致電該委分管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處、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副主任張建安。當記者詢問關於居民的環保訴求回復時,他表示,南山區相關部門已和居民約好下午答復。記者追問下午有哪些部門時,其不予答復,並強行挂斷電話。
記者隨后詢問了居民代表。他們都表示,未曾有任何政府部門約他們解釋相關問題。截至記者發稿時,張建安副主任所說的“相關部門下午找居民解釋”依舊沒有落實。
記者又致電為訊美科技出具《環評報告》的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該單位工作人員表示,其為人居環境委下屬單位,一切採訪事宜需與人居環境委聯系。
記者隨后又撥打深圳市人居環境委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處電話,此前專門負責與居民溝通的趙姓負責人表示,相關事宜要問該委上級領導。
記者在下午5點多又再次致電該委張建安副主任,該副主任手機不接聽,撥打其辦公電話,又兩次接通后聽到記者聲音立即挂斷。第三次接通時,記者向該副主任表示相關部門下午未曾聯系居民,並詢問是否能給回復。該副主任表示,自己一下午都在開會,不知情,說可以給記者另一個人的電話,讓記者去詢問。但當記者索要電話號碼時,他立即挂掉了電話。
《環評報告》顯示,該項目“2008年7月獲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認定,並於2008年8月獲得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批文”。記者又致電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個小時后,該委致電記者稱,該項目的審批時間是在2008年8月份,但具體情況要找經辦人詢問。記者下午又3次撥打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電話,但上班時間卻始終無人接聽。
1月21日晚間,記者接到深圳市人居環境委一位魏姓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針對居民的質疑,已經通知該項目環評單位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進行專題研究,會盡快回復。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深圳市也在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建設‘美麗深圳’的目標”,居民表示,該工廠的污染問題關系到幾萬人的健康,政府部門卻遲遲不能給出答復,聯名抗議,也是他們的無奈之舉,“其實我們要的是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