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保份額”更切實際--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外貿“保份額”更切實際

2013年01月22日10:15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據報道,近期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透露,商務部今年將不提具體的外貿增長指標。針對全年外貿的目標,商務部的表述已經調整為:穩定外貿增長,提高中國商品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

  我們認為外貿領域的“保份額”,比之長期通行的“保增長”更切實際。事實已經証明,出口增速相比其他各項經濟指標,最突出的特點即在於其“自主性”較低,“保增長”受全球經濟萎靡不振以及中國出口主力等因素影響,計劃的可行性已經招致現實的挑戰。據海關總署1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6.2%,其中出口增長7.9%,進口增長4.3%,這些數據均未能實現年初制定的全年外貿增長10%的政策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制定過於剛性的外貿增長指標不僅於事無補,甚至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出口導向已然呈現的副作用。

  首先,統計數據的准確性更令人生疑。據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12月我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4.1%,大大超過11月2.9%的增幅,且為2011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然而針對這一反彈,大量機構與學者旋即援引與之高度相關的採購經理人指數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國內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數據,以及周邊貿易伙伴外貿數據提出質疑。由此可見,在“保增長”壓力下,統計數據存在不實的潛在可能,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政府規劃與企業決策。

  其次,繼續維持出口增長的財政負擔過於沉重。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為了提振出口形勢,我國出口退稅政策趨向遽然反轉,多次針對不同行業與產品提高其出口退稅率,結果就是,在去年出口增長未能“達標”的情況下,綜合退稅率即已高達12.9%,全年出口退稅額預計達到1萬億元。

  再次,繼續維持出口增長的貨幣損失更趨放大。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已經攀高至3.31萬億美元,而出口增長預期勢將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繼而引致套利資本進一步流入。與此同時,由於美國財政狀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急劇惡化,其通過損人利己的通貨膨脹擺脫掉債務負擔的誘惑越來越大,因此,兩相結合,中國的外匯儲備資本損失令人憂懼。

  最后,除了以上三項顯性副作用,強行推動出口增長將有可能進一步加劇中國本就極為嚴重的產能過剩。這一點,在傳統行業出口增長潛能枯竭的現階段,尤其需警惕地方政府主導下的所謂新興產業大干快上,而其后果,已經在光伏、風電,以及硅鋼等行業顯露。

  總之,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的發展不可能長期依賴粗放式、外生式的出口驅動,因此,當此轉型發展漸成共識之際,外貿“保份額”的新目標切中實際,與時俱進。    《中國經濟周刊》評論員

(責任編輯: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