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代証券人回首:闞治東 起落申銀【3】--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研究院特約顧問>>闞治東>>相關報道

中國第一代証券人回首:闞治東 起落申銀【3】

來源:《財經》

80年代末期,他擔任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專管証券業務和投資業務的總經理,旗下靜安証券業務部是全國事實上最大的股票發行市場、交易市場和管理機構﹔1990年,闞治東轉任工行上海分行從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手中接來的申銀証券公司總經理,依托工行上海分行的網點支持,迅速使其成為全國第一大券商﹔
2013年01月30日15:03        手機看新聞

  《財經》:“申銀怎樣度過‘327國債期貨事件’?”

  闞:在“327國債期貨事件”中,申銀証券非常幸運,沒有什麼損失。

  其實,1995年初,上海的証券機構對於327合約大部分都是看空的,因為券面連本帶息才值140多元,市場價格已經150元多了,因此都看空,卻沒有考慮到財政部會做保值貼補。但是到了2月份,市場行情真是驚心動魄,我們當時有50萬口倉單,分解到各個營業部36萬口,多空倉單都有。到2月23日,總部這邊還剩10多萬口空單。

  非常巧,那天我正好不在上海,到深圳參加一個公司的董事會,中午過境到申銀証券(香港)公司辦事,晚上回到深圳就聽一個朋友告訴我:“你們上海的証券公司全都倒閉了,要關門了,你趕快打電話回去問問吧。”我不相信,心想能出什麼事?才一天時間就能把幾十個億全給賠光?打電話回公司,自營部的經理告訴我,整個下午都找不到我,電話也打不通,想跟著做空也沒法做。

  可能是這一偶然性,恰恰沒有讓申銀証券被“327國債期貨事件”帶進去。

  整體上算來,申銀在“327國債期貨事件”中還賺了一點,營業部中做多的多。惟一賠的最大的一筆是威海路營業部,開始他們做多賺了幾千萬,結果他們還想錦上添花,多翻空,這一翻空,一下子虧了近4000萬元。

  《財經》:“‘327風波’后,申銀與萬國的合並是如何進行的?怎樣度過巨震,進入相對穩定期?”

  闞:“327風波”后,萬國証券公司一下子虧了13個億,有關方面很緊張,擔心股民去萬國的營業部擠兌,就找到工行上海分行,希望能夠支持6個億的貸款。沈若雷行長來問我,要不要幫萬國這個競爭對手。我說,借是肯定要借的,但是萬國要想生存下去,隻靠6個億的臨時貸款肯定不行,必須要重組。

  當時有關方面搞了一個“萬國發財”計劃,后來又搞了一個“萬國發”的方案,就是萬國、上海國投、浦發行的國投和上海財政証券這幾家進行重組,但各方面意見未能完全統一。

  這時,我與工行上海分行沈若雷行長提議申銀萬國合並,有關部門很快就同意了。工商銀行總行的張肖行長召集各個方面的人開了幾次會,原則通過了設立新公司的方案。

  當時的方案是各出6.6億股。方案報給了工商銀行總行,總行開始不同意。因為申銀的淨資產為8.8億元,萬國的淨資產隻有6億多,而且可能還有不少水分。表面上看,申銀與萬國的合並方案中等分股份是申銀吃了大虧,但是我認為,申銀與萬國在網點、隊伍等各方面有很大的互補性,申銀萬國合並后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但發展是主要的,發展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申銀萬國証券股份有限公司就這樣在1996年7月16日合並成功,是當時國內最大的股份制証券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13.2億元。我擔任申銀萬國的副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

  申銀萬國一成立,有人就提出,不要忙著講發展,先把“家底”搞清楚,有什麼事情不要粘到我身上來。我還是覺得,發展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一個公司能夠掙一個億、兩個億,一兩千萬不是問題﹔但是如果能掙的只是一兩千萬,那一兩千萬就是大問題。”

  我們先把實業部分清理了一下,接著就把申銀的那套內部激勵機制引入申銀萬國的各個部門,各個營業部的積極性大為提高,1996年當年就實現利潤6個億,1997年利潤更在此基礎上有了成倍的增長。

  現在回想起來,申銀與萬國的合並是很成功的,發展也確實解決了很多難題,但是班子的磨合不很成功,使得申銀萬國后來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責任編輯:達昱岐、賀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