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個月,中國股市迎來絕地反彈,上証綜指和深証成指分別自低位上漲25%和28%,領跑全球主要市場。但令投資者頭疼的是,盡管指數連續上漲,但手中很多個股卻漲幅有限,再加上之前早已深套,賺了指數卻難以賺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月份以來,上市公司董、監事高官及相關親屬等“內部人”超過500余次減持,套現27億元自發“紅包”過年。
滬指漲了500點 七成個股陷“滯漲”
從去年12月4日上証指數盤中創下1949點的低點后,滬深股市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反彈。截至2月4日,上証指數兩個月內反彈近500點,而深証成指反彈幅度則高達28%。
市場人士表示,從反彈級別上看,這輪反彈已具備中級反彈的形態,與此同時,中國股市在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助推下,也領跑全球資本市場。
多位券商、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此輪反彈的核心在於銀行股的反彈,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股作為指數權重股,持續大漲拉動市場快速上升。
盡管銀行股拉動指數飆升,但大部分個股漲幅有限,不少個股在今年以來陷入上漲緩慢的“滯漲”狀態。記者統計發現,今年1月份以來,僅有三成個股漲幅超過10%,甚至有470多隻個股帶來負收益。
賺了指數難賺錢 股民持續八周離場
“賺了指數難賺錢。”這讓普通股民十分頭疼,不少人選擇離場。截至1月下旬,兩市持倉賬戶數已經連續八周下降,而這八周正是市場上漲最為“瘋狂”的一段時間。
在北京多家証券營業廳內,眾多常年炒股的投資者感嘆,雖然市場連漲兩個月,但仍然難以從心理上和收益上“抹平”之前連跌兩年的痛苦。對此,國信証券資深策略分析師黃學軍認為,此前大部分股票已深幅下跌,反彈20%多也難讓投資者實質性獲利,再加上監管層大力遏制炒作之風,此前很多投機類股票暴跌暴漲的現象已經少了。
分析認為,股民賺了指數難賺錢最為關鍵的原因是,不少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去年下半年業績下滑明顯,但目前仍沒有明顯的企穩跡象,股價也就很難獲得基本面大力支撐。而銀行股作為之前最“便宜”的股票,估值得以修復,再加上機構投資者“后知后覺”大力回補倉位,才支撐市場大漲。
在賺錢效應難顯的情況下,眾多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甚至不惜割肉清倉離場。中國証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初至今年1月末的八周時間內,投資者持倉賬戶數已經從5560萬戶下降至5472萬戶,超過88萬個賬戶不再持股。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忙 “內部人”自發“紅包”27億元
在中小投資者紛紛“空手”離場的同時,上市公司股東和“內部人”再次賺了個缽滿盆溢。記者統計發現,包括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高管成員和他們親屬在內的“內部人”1月份以來已套現自發27億元“紅包”。
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反彈初期,以“大小非”為主的上市公司股東就已經借勢減持。整個12月,“大小非”股東共減持4.85億股,創下8個月以來的新高。中國股市中“指數一反彈,股東就減持”的規律再次得到應驗。
而到了今年1月份,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在冬日裡愈加“火熱”。小到永太科技一位監事減持自家股票100股,套現1100余元﹔大到金螳螂一位董事控制的法人公司一天減持770萬股,套現3.2億元……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內部人”已有530多次減持行為,套現總金額達到27.1億元。
在眾多減持中,超過九成都是近幾年新上市公司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股東所為,“創業板成創富板”現象再現。對此,知名陽光私募基金董事長張曉君認為,盡管股市短期漲跌受經濟影響較大,但長期看,如果股東上市后一直樂於大量減持套現,那對市場信心和供需的負面影響就不會停止。“指數反彈,股價上漲,股東套現,到最后還是股民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