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受訪者認為養老金不能滿足生活需要--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近四成受訪者認為養老金不能滿足生活需要

2013年02月23日09:51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當前養老金雙軌制,是造成城鎮職工和居民感到養老金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報漫畫謝瑤

  昨天,在中國社會保障30人論壇年會(2013)上,由中國社科院組織完成的《社會保障綠皮書: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2)No.5》(以下簡稱《報告》)發布。調查顯示,近四成人認為養老金不能滿足生活。有36.4%的人認為自己的養老金與周圍人相比不公平,但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卻有80%的人認為領取的養老金公平。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張然 趙鵬 陳蕎

  【報告】

  42%城鎮職工認為養老金領取不公平

  《報告》數據來源於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社會保障與收入再分配》支持的5個省區市近2000份問卷調查資料。

  《報告》中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的滿意度調查顯示,隻有17%的人認為養老保險能夠完全滿足生活需要,而認為不能滿足的達到39.1%。就養老金數量調查顯示,近40%的人認為養老金過少。

  另外,就養老保險的滿意度調查顯示,有36.4%的人認為,與周圍人相比,自己感覺領到的養老金不公平。

  在這之中,公平感最差的是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與者。他們之中分別有48.1%和42.4%的人認為,自己領取的養老金與周圍人相比不公平。

  公平感最好的人群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者,被調查者中80%的人認為公平。

  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者的養老金待遇,與前三者相比都較低,但這些參保者的公平感僅次於機關事業單位人群達65.2%。

  【點評】

  城市人更易生不滿平衡不同群體利益

  對於這種不公平感,《報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王延中指出,對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感是由個人通過與個人自身相比及自己周圍人相比產生的,而不是由客觀的社會經濟地位決定。

  王延中指出,盡管城市的社會保障制度一直被認為是最完善的,但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是對目前社會保障制度最不滿意和認為最不公平的人群。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之后,社會保障制度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由原來的國家兜底的“從搖籃到墳墓”式的保障逐漸發展成為國家、企業、個人共擔責任的“統賬”結合的社會保險制度,保障的風險由個人承擔了一部分。對於中低收入人群來說,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

  城市中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社會保障體制基本沿用改革前的國家完全再分配的原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滿意度最高,而企業員工和城鎮居民與其相比,其待遇與再分配利益都較少,所以會產生強烈的不公平感。

  在城市中,失業、收入差距加大,暴富階層的出現等都使得城市人口更容易產生不滿情緒。因此必須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全面考慮、統籌協調,平衡好不同群體成員內部與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建議】

  改革中努力讓人們縮小強烈的落差感

  對於《報告》中發現的問題,王延中表示,政府對於減少社會不平等的責任需要從客觀的不平等和民眾的不平等兩個方面努力。

  一方面,通過各種手段縮小收入差距,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尤其對於農民,實現其社會保障水平與城市的接近,縮小基尼系數,努力達到客觀上的不平等程度的減小,這是減少人們不公平感的基礎。另一方面,對於主觀態度,主要把握的是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式和目標,努力讓人們在改革的過程中,感覺與自己以前的狀況相比,不會產生強烈的相對剝奪感,同時,與周圍的人群相比,不會產生強烈的落差感。

  對於城市中不公平感較強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加大他們內部的再分配,縮小他們群體內養老金待遇的差距,也是減少他們不公平感的途徑之一。

  【熱點回應】

  1

  熱點觀點

  養老金缺口將達18萬億風險被夸大解決很簡單

  此前,有媒體報道,據專家推算並預測,我國養老金缺口到2013年將達到18.3萬億元。而關於養老金缺口的種種預測更是層出不窮。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曾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總體收大於支,不存在基金缺口問題。

  中國社保學會會長、原勞動保障部副部長王建倫和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金昌均明確提出,社保資金缺口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養老保險無論實行資金積累制,還是現收現付制,只是制度設計問題。無論實行什麼制度,隻要是養老保險,一旦出現資金缺口,最終均會由政府出面解決。

  出現資金短缺時,解決起來也非常簡單。要麼延長退休年齡,要麼用財政收入支付養老金,要麼提高繳費比例。具體來說,解決現收現付制出現養老金資金不足的問題,要比解決積累制出現的資金缺口問題,還要簡單一些。

  2

  熱點觀點

  機關事業單位社保改革應實行“個人兩項繳費”

  人社部昨天透露,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提出,在進一步完善企業社會保險制度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單位與個人繳費、統賬結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基本養老金待遇與繳費長短和多少更緊密聯系的激勵機制,實行適合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補充養老保險辦法,實現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

  華東師范大學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桂世勛教授表示,目前企業和職工必須同時繳納一定年限的養老保險費,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職時個人卻不用繳養老保險,退休后直接領取養老金。同時,現在退休人員計發養老金的辦法不同,造成了現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比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要高1倍左右。

  桂世勛認為,應在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實行“個人兩項繳費”和構建“過渡性退休補貼與職業年金消長互補機制”,這也是增加公平性的關鍵。“個人兩項繳費”即機關和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既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又繳納職業年金保險費。“過渡性退休補貼與職業年金消長互補機制”將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收入,除基本養老金支出外的部分,補充到養老金中。

  3

  熱點觀點

  建社保正常調整機制增稅降費發國民養老金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透露,我國應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研究合理確定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的科學方法,實現社會保障待遇的正常調整,使保障水平持續、有序、合理增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堅持和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在全面實施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障制度的基礎上,穩步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並向高齡老人適當傾斜。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表示,目前我國養老金待遇水平確實較低。這突出表現在職工養老保險金雖然連漲8年,可仍未明確穩定的調整機制。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更低。

  他認為,中國養老保險的問題與以工薪收入為基礎的籌資方式密切相關,改變籌資方式才是治本之策。他建議,在當前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全面實施之后,應將增值稅標准稅率從17%增加到20%,同比提高增值稅其他稅率和消費稅稅率,並將這兩類稅收的20%建立國民養老計劃,用於給所有老年人發放國民養老金。各地區城鄉還可根據當地生活費用予以調整。

  與之同步,將現有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降低到13%至18%,設置多檔供企業、職工選擇。這一改革更為適合國情,有利於緩解養老體系財務壓力,也更適合中國人口結構快速老齡化等特點。

(責任編輯:蔣琪、姜穎)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