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差距創10年新低 打工進賬成農民增收主力--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城鄉差距創10年新低 打工進賬成農民增收主力

2013年02月23日09: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浙江省義烏市義亭鎮農民收稻。 新華社記者 譚進攝

  農民工在山東省即墨市求職。寧友鵬攝

  甘肅農民赴疆摘棉工滿載而歸。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攝

  廣西融安小金橘助農大增收。龐革平攝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012年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快於GDP增長,且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比城鎮居民快1.1個百分點,實現連續三年農民收入增幅超過城鎮居民。專家認為,農民收入增幅超過城鎮是多種積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重要成果。為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要更多地釋放改革紅利,打通農民增收的多個渠道,努力實現農民收入的超常規增長。

  【城鄉收入差距仍在3倍以上】

  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長1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比城鎮快1.1個百分點。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欣慰的數字。”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紅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在2009年達到3.33︰1的最高點之后,在農民增收‘九連快’的基礎上,從2010年開始,農民收入增幅連續三年超過城鎮,使得城鄉收入差距在2012年縮小到十年來最低的3.10︰1,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張紅宇表示,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城鄉居民收入各自翻番的難度都不大,但面對3倍以上的城鄉差距,未來農民增收依然任重道遠。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0年至2012年農民收入實際增幅分別為10.9%、11.4%、10.7%,分別較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幅高出3.1、3.0和1.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認為,去年我國經濟增幅雖然有所回落,城鄉居民收入仍保持較快增長,民生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快】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分析稱,在農民收入來源中,家庭經營性收入穩定增加,工資性收入成為重要來源和支柱,政策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亦有明顯增加。專家認為,農民增收有著多渠道多因素的共同支撐。

  張紅宇表示,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佔到農民收入構成的80%-90%,隻要這兩種收入實現比較理想的增速,提高農民整體收入水平就有把握。首先,農產品價格上漲促進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穩步增長。其次,去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同比增長3.9%,農民工工資因外部環境不寬鬆雖未能保持前兩年20%左右的增速,仍然增長較快。

  最重要的是,各級政府有所作為,保障了農民收入的增長。一方面,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大,連續多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農業補貼水平,帶動農民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通過制定最低工資標准等一系列政策法規,保障農民工權益。

  【促進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在“收入倍增”進程中著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民收入至少應與城鎮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並力爭超過。張紅宇表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必須千方百計使農民收入增速超過城市,實現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

  他建議,在初次分配領域,第一,應保持農產品價格的適度上升,堅持最低收購價政策,建立合理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保障農業經營收入。第二,要完善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法律法規,保障工資性收入。第三,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解決財產性收入中存在的問題。在再分配領域,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向農民傾斜。完善種糧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少數民族與邊遠地區的生態補貼等等,提高農民轉移性收入。最后,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大力建設民生事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減少農民在教育衛生方面的開支。

  專家認為,要保持農民收入在長時期內超過城市居民收入,需要制定縮小城鄉差距的階段性目標,以頂層設計帶動基層動力。同時,釋放改革紅利,實現城鄉之間要素的平等交換。為此,應把農民增收作為政府的考核指標,並積極借鑒國外及國內一些地區的成功經驗。

(責任編輯:蔣琪、姜穎)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