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GDP含金量五年大考 去年全國GDP含金量創歷年最高--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31省GDP含金量五年大考 去年全國GDP含金量創歷年最高

2013年03月05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點擊瀏覽下一頁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朱禁弢|北京報道

  2012年全國GDP含金量平均值達0.395,創歷年來最高紀錄,自《中國經濟周刊》旗下智囊機構中國經濟研究院年首次發布2009年GDP含金量排名以來,全國的GDP含金量近四年已增長2.27%。

  中國經濟研究院通過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發展數據計算發現,2012年,19個省、區、市GDP含金量比2009年有所提升,兩個省份持平,10個省份相對下降。

  滬京GDP金色最足

  上海、北京連續4年牢牢盤踞在GDP含金量榜單前兩位。上海市2012年的GDP含金量率先突破0.6,不僅在絕對數量上遙遙領先全國平均水平,與第二名北京之間的領先優勢也由2009年的0.005擴大到如今的0.09。2012年,上海GDP含金量比2009年增長近32%。過去4年,上海GDP含金量的年平均增速甚至達到了9.6%,比上海市GDP近年來8.8%的平均增速還要快。

  北京2012年GDP含金量也較2009年大幅提升了15%。北京雖位居榜眼,但連續兩年GDP含金量超過0.5,也將廣東、浙江、海南等11個含金量仍維持在0.4~0.5之間的省份甩在了身后。

  迄今為止,上海和北京在本榜單中的地位尚無法撼動。部分原因是兩地的含金量計算公式中的分子——城鄉居民收入相對較大。

  上海和北京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長期穩居全國前茅。如北京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36469元和16476元,扣除價格因素后,過去5年來實際平均增長7.5%和8.7%,農民收入增速更是連續4年快於城鎮居民。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全國均值僅為北京的七成,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全國均值還不到北京的一半。

  相比之下,在過去5年,天津、吉林、西藏等地的GDP增速均超過了12%,但是在GDP含金量上的表現卻稍遜一籌。

  天津是GDP含金量較2009年略有下降的東部省級行政區。自2007年起,天津連續5年GDP增速位列三甲,連續3年GDP增速領跑全國。但另一方面,天津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從2008年高峰的18%持續下降,至2012年僅為10.1%。2012年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增速也低於人均GDP增速。盡管早已躍居GDP“萬億俱樂部”,吉林省2012年的GDP含金量仍較2009年下降9%,基本保持2011年的水平。也因此,其在兄弟省市的發力沖擊下,排名比2009年倒退了10名。而西藏的GDP含金量已經連續兩年名列末位,且刷新了這一數值的新低。

  回顧過去4年,不少省份在這份榜單上的席位都經歷了“上上下下”的變化。以寧夏為例,2009年居第23位,而2010年進至第20位,2011年又退回第23位,2012年則進抵第14位﹔江蘇則從2009年的第24位,躍至今年的第19位﹔江西、重慶則在第6~10名位次上輾轉騰挪。

  從上海的7.5%到貴州的14%,2013年GDP增長目標仍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態勢。這些風格各異的經濟增速預示著各省份GDP含金量的暗中角力將日趨激烈。

  廣東向京滬發起挑戰

  2012年,廣東省不僅第4次位居GDP總量榜首,而且繼續鞏固了全國GDP含金量三甲的地位。

  廣東省2012年GDP總量達5.7萬億元,近5年來平均增長10.2%﹔人均GDP約合8550美元,距離“高收入國家水平”又近了一步。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3%和13.4%,超過GDP增速。雖未公布基尼系數,但數據顯示,廣東城鄉收入比由3.15:1縮小為2.87:1。

  過去5年,廣東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於2011年開始編制實施幸福廣東指標體系。廣東省財政共投入民生支出17020億元,佔支出總額的比重從53.1%升至65.8%。

  改善民生、增加收入提純了廣東的GDP含金量,擴內需、調結構則扭轉了廣東一度跌出GDP含金量前十位的命運。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2007年以來,廣東省大力扶持金融、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將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5.1︰49.7︰45.2。以核心技術攻關和產品推廣應用為重點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扎實推進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重大平台建設,引領帶動廣東省提升開放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廣東省計劃: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8%,力爭2018年比2010年翻一番。屆時廣東省或將向GDP含金量榜單上京滬的座次發起挑戰。

  目標:讓居民收入增長超越GDP

  2012年,GDP總量增速最低、僅為7.5%的上海,第4次摘取了GDP含金量的桂冠。與西部省份動輒12%、13%的高增長相比,上海市的增速確實很低,甚至低於2011年全國的經濟增速7.8%。

  但過去5年,上海GDP年均增長8.8%,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07年的23623元、10222元提高到2012年的40188元、17401元,年平均增幅高達11.2%。收入與GDP年平均增幅之間的差距高達2.4個百分點,居全國前列。

  如何讓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更多為全體居民共享,是長期困擾各地經濟決策者的難題。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極大損害了世界經濟的元氣,削弱我國的外需。我國也一度採取力度較大的經濟刺激政策,以國民經濟維持8%的增速。

  在這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下,如何穩增長,又能提高收入?這給致力於建設國際經濟、金融中心的上海帶來了新的挑戰。

  為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上海市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上海成功保持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市決定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克服經濟發展中的痼疾——投資“依賴症”,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經過5年的努力,上海經濟對房地產業、重化工業、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依賴減弱。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末,第三產業增加值佔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60%,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到70%以上。相比之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7年的7.7%下降到2012年的5.4%,

  上海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更有力地改善民生將是今后5年的主要任務。

  《中國經濟周刊》綜合統計各地經濟數據發現,2012年,在31個省份中,19個省份人均收入增長水平超過GDP增速,佔比高達61%。耐人尋味的是,這19個省份多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盡管中西部省份GDP增速較高,但居民收入增速卻未能相應跟上。

  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除了上海、廣東,包括安徽、江西、廣西、四川在內的13個省份,均提出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於或力爭高於GDP增幅的民生目標。盡管多個省份政府的GDP增速目標仍然保持兩位數,但顯然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經放棄“GDP崇拜”,開始關注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速。

  27省份達到“中高收入國家”以上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對2011年各國的GDP統計數據和我國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進行換算。我國GDP最高的廣東省經濟總量已經接近世界排名第15位的韓國,相當於3個希臘。江蘇的GDP與印度尼西亞(第16位)比肩,山東的GDP已經超過了土耳其(第18位)。浙江的GDP則超過了瑞典(第21位),河南的GDP則可與挪威(第24位)不相上下。

  全國共有6個省份的人均GDP水平超過1萬美元。這6個省份分別是天津、北京、上海、江蘇、內蒙古和浙江。天津以人均GDP1.48萬美元位居榜首,排名倒數前三位的依次是貴州、甘肅、雲南。天津人均GDP是倒數第一的貴州的5.36倍。

  天津的人均GDP與智利(第44位)最相仿,北京的人均GDP水平接近波蘭(第48位),上海的人均GDP則高於俄羅斯(第52位)。而在去年,三市對應的分別是去年排名第50位的波蘭、第53位的巴西和第51位的俄羅斯。

  據世界銀行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收入分組標准,人均國民收入(GNI)低於100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1006至3975美元之間為中低收入國家,在3976至12275美元之間為中高收入國家,高於1227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

  如果將人均GDP近似比作人均GNI的話,天津、北京、上海3地的收入水平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西藏、雲南、甘肅、貴州等4省份達到“中低收入國家”水平﹔其余24省份達到“中高收入國家”水平。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