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國產“放心奶”和食品安全議題再受關注。如何重拾消費者信心,全國政協委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剛接受採訪時坦言,從國家到企業都要完善體系建設,尤其是抽檢制度,他提議參考歐美經驗,建立全國性乳業協調機制,真正做到讓老百姓滿意,企業得到發展。
香港特區1號正式實施“奶粉限帶令”,新規出台后即有多名港人和內地人被拘。國產“放心奶”和食品安全議題再受關注。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回應內地奶粉安全問題。作為中國知名乳業品牌的掌門人,全國政協委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剛坦言壓力較大:“會沒開之前,呂新華發言人談的就是奶粉的問題,媒體記者也非常關注,這兩天香港限購奶粉引起社會比較大的關注。”
潘剛深知國人“偏愛”洋奶粉的關鍵原因,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不足。他表示,伊利集團近年來在重拾消費者信心方面上做了大量工作,僅2012年,在產品質量檢驗設備方面的投入就超過5億人民幣。本屆政協會議,潘剛帶來了兩個與乳業有關的提案,一個是乳品行業體系化建設的建議,另一個是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潘剛表示,食品行業產業鏈長、環節多、利益多元,食品安全在全球都具有挑戰性:“牛奶往前延伸就涉及到養牛,養牛再往前從飼料加工、種草,實際是一個大農業的概念。利益多元,涉及到得企業主體多,所以從食品安全看是全球也是非常有調整的事情,我們最近看到國際上馬肉當牛肉買,包括國際上大的食品企業沒有一家不出質量問題的。”
正如政協發言人呂新華所言,“內地奶粉99%是符合質量標准的,現在的問題是,群眾對奶粉是符合質量標准的信心不足。如何重拾消費者信心,潘剛表示,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從國家到企業都要完善體系建設,尤其是抽檢制度,並與利益挂鉤,加大處罰力度:“從國家和企業必須完善體系建設,加大對市場上終端產品的抽檢力度。第二就是要和企業從業者和個人跟利益挂鉤,確實加大處罰力度。一旦出了問題后,企業的生存就有問題了。第三從國家層面上要在法規制度建設上,在食品安全監管的機制上應該加大力度,出台新的政策,既要加大監管的力度,同時要去研究如何扶持食品企業的發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老百姓滿意、企業也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