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是否面臨產能過剩的困境?(一)
亞洲是否面臨產能過剩的困境?(二)
亞洲是否面臨產能過剩的困境?(三)
(一)產能利用情況
亞洲液晶顯示器(LCD)行業的產能利用情況實際上存在周期性——高峰時可達90%,低谷時是80%。目前,LCD行業的產能利用水平保持在中等水平——約為85%。
(二)產能利用情況(大屏幕面板的面積)
LCD面板的產能過剩,導致電視(目前最多的LCD終端應用,佔65%)等產品的價格逐年下降。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數據顯示,美國電視機價格(扣除物價因素)較上世紀80年代下降了90%。但近年來,LCD產能的增長率下降了,並且預計在2013年還會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約7%)。對於產能擴張的約束,使得供需關系保持了一定的平衡。
圖4-2亞洲大屏幕面板產能面積的年增長率 來源:瑞士聯合銀行(UBS)
(三)需求增長情況(大屏幕面板的出貨量)
據瑞銀預測,LCD面板市場需求的增長率在最近幾年呈下降趨勢,並且在2013年仍然疲軟——隻有8%。好消息是,市場向更大型電視面板的遷移速度要快於預
期。這可能會成為促進該產業增長的關鍵動力。按數量計算的出貨量預計將持續疲軟,但按面積計算的出貨量會有所升高。
圖4-3亞洲大屏幕面板面積出貨量的年增長率 來源:瑞士聯合銀行(UBS)
(四)產能利用和資產周轉前景
鑒於出貨量(按數量計算)預計會隨著產能的擴張而出現輕微增長,2013年,亞洲LCD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可能會出現小幅提升。
此外,考慮到大型電視面板的強勁需求,LCD的面積出貨量可能會提高,且資產周轉率將會得到提升。
基於目前對於新增產能的預測,瑞銀認為,亞洲LCD行業的產能利用率跌至2011年最低點的條件是,出貨量在2013年保持不變﹔但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LCD行業的出貨量年增長率仍舊保持在27%的平均水平。
產能利用率回到過去兩個周期內最高點的條件是,出貨量在2013年增加13%。這個增長率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僅略高於2012年實現的增長率。
瑞銀還預測,在未來兩年間,亞洲LCD行業銷售額將增長13%,但固定資產預計將減少13%。到2014年末,資產周轉水平將提高25%(從目前的1.5x到2x)。明年,LCD的價格不會發生顯著上漲。
圖4-4亞洲LCD企業的資產周轉率
來源:瑞士聯合銀行(UBS)
圖4-5亞洲LCD企業的銷售額和固定資產增長
五、半導體(內存/非內存)
A.非內存半導體(晶圓)
(一)產能利用情況
考慮到半導體產業高度的周期性,亞洲地區晶圓廠商的產能利用率在高峰時達到100%,低谷時僅為75%。2012年產能利用率約為89%,略高於2002年以來的平均水平(87%),且與2011年的產能利用率基本持平,較2010年的峰值(101%)下降了約10%。
圖5-1亞洲晶圓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出貨量/產能,8英寸等效晶圓) 來源:瑞士聯合銀行(UBS)
(二)產能增長情況
經過過去兩年強勁的資本投資,世界領先的半導體企業(三星和英特爾)2013年的資本支出計劃將更為保守。據瑞銀預計,全球晶圓產能將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增長9%、6%,均低於2010年和2011年的12%、14%。台積電(TSMC)、三星和Global Foundries是過去幾年間投資最為積極的公司。台積電可能將接到蘋果的訂單(至少作為第二貨源),相較之下,可能被蘋果放棄的三星公司,其投資計劃便不那麼積極了。此外,隨著超微半導體(AMD)的增長疲軟,Global Foundries也不太可能進行太大規模的投資。
瑞銀預計2012年和2013年亞洲晶圓企業產能的年均增長率為11%,低於2011年的15%,基本與2002年后的平均值相當。
圖5-2亞洲晶圓產業的產能增長情況 來源:瑞士聯合銀行(UBS)
(三)需求增長情況
瑞銀預計,2013年亞洲晶圓的市場需求會經歷與2012年相似的增長——11%,這略低於該地區自2002年以后晶圓出貨量的年均增長率(18%)。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用芯片的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從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的遷移大潮,將帶動
12英寸晶圓和8英寸晶圓市場的增長。
圖5-3亞洲晶圓企業的出貨量增長情況 來源:瑞士聯合銀行(UBS)
譯自:2013年1月【瑞士】瑞士聯合銀行(UBS)編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王葉子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中國經濟網-國際頻道-國際IT行業資訊”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