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面臨挑戰 比較優勢仍在--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獨家

外貿面臨挑戰 比較優勢仍在

杜海濤

2013年07月11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制圖:蔡華偉

全球主要市場的總體需求仍處於萎縮狀態,我國出口產品的增長空間受到抑制。從中長期看,我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加工能力,出口企業的比較優勢仍然存在。一旦世界經濟向好,外需回暖,我國外貿依然能實現穩定增長

外部市場需求低迷,出口企業訂單下滑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2.5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9976.9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后同比增長8.6%。當前我國外貿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有五大不利因素。

首先,外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直接導致出口企業訂單下滑。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中,將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的2.4%下調到2.2%,其中發達國家的增速由1.3%降至1.2%。

第二,匯率、勞動力工資等出口成本在持續上升,加大了出口企業的出口難度。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今年5月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16.3,較去年年底已經升值了5.6%。與此同時,國內勞動力成本在繼續增加,產品競爭優勢削弱。

第三,貿易摩擦頻發且多樣化。據商務部數據,一季度共有12個國家對我國發起了22起貿易救濟調查,貿易摩擦發生的國家、產品呈現多樣化,對我國相關優勢產品出口造成較大的影響。

第四,國內工業生產放緩,抑制了原材料的進口需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9%,同比放緩了1.3個百分點,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長5.2%,同比回落了2個百分點,進一步抑制了對上游原材料進口的需求。

第五,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行。6月28日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為276.1,這是年內最低的數據,較今年2月份的305.6的高位下降了9.7%。進口商品價格已經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當然,進口商品價格下降,能幫助企業降低進口成本,但從統計上看,也造成貿易數據下降,對外貿增速影響較大。

我國對外貿易的表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仍然是最好的

短期內,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主要制約因素還難以消除,下半年,外貿進出口仍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局面。應著力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力爭穩住我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總體份額。

今年,全球主要市場貿易表現均不盡如人意。從海關掌握的數據看,除前4月歐盟進出口增長了0.3%以外,前5月,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市場進出口均呈同比下降態勢。我國對外貿易的表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仍然是最好的。

目前,全球主要市場的總體需求仍處於萎縮狀態,我國出口產品的增長空間受到抑制。進口方面,由於國內工業生產有所放緩,加上多個產業產能過剩,盈利能力下降,抑制了能源資源類產品進口的增長。

當然,從中長期看,我國作為全球制造工廠的地位還不會改變。我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加工能力,出口企業的比較優勢仍然存在,推動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還在繼續發揮作用。未來,隨著世界經濟向好,外需回暖,我國外貿一定能克服困難,實現穩定增長。

對港貿易超常增長的現象已經基本得到遏制

近來香港和內地進出口額增長明顯,為防止各個省份為完成進出口額的預期做出不正當的行為,抑制對港貿易虛增的問題,海關採取了相應的監管措施,比如說擴大對出口貨物查驗比例等。措施已經見效,對港貿易超常增長的現象已經基本得到遏制,對港出口的統計數據已基本恢復正常。

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9058.4億美元,佔我外貿總值的45.3%,所佔比重較去年同期下滑了4.1個百分點。同期,私營企業進出口6320.9億美元,增長34.3%,高出我外貿總體增速25.7個百分點,佔外貿總值的31.6%。

外商投資企業所佔比重回落,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這一現象在去年已經出現了。一漲一落當中,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近一兩年來我國吸引外商對華投資的增長幅度在下降,也就相應影響了外資投資企業的出口。其次,船小好掉頭,中小微私營企業適應市場快,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反應更加靈敏。這也是外貿調結構的一個重要成果。

 

 

(責編:劉然、喬雪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