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華社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
昨天,中國氣象局領銜拉開了新一輪中央部門年度決算信息公開大幕。國家稅務總局以1028億元的決算規模,以及超過20億元的三公支出規模,雄踞兩榜的榜首。截至當天21時,已有80多個中央部門公開了年度決算。
記者統計發現,76個部門共有公務用車39604輛。69個部門的養老支出則高達162.01億元。
記者同時了解到,今年中央部門在收到決算批復后第一時間,即7月18日就集中向社會公開決算信息,比去年提前了1天。
養老支出
69部門養老支出162億元
養老支出是一項絕不能忽視的龐大預算,當日記者統計發現,海關總署等69個部門的此項支出高達162.01億元。
>>發布
人社部離退休費近4000萬元
人社部這次公布的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項)支出3,392.95萬元。主要用於部機關離退休干部管理機構統一管理的離退休經費支出。2012年決算比年初預算增加201.31萬元,增長6.31%。主要是執行中追加離退休人員經費預算,相應增加支出。事業單位離退休(項)支出432.64萬元,主要用於部屬事業單位的離退休經費支出。2012年決算比年初預算增加63.33萬元,增長17.15%。
>>解讀
退休費成納稅人龐大負擔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社保費用因數額巨大,標准遠高於企業人員,又是由納稅人稅款負擔,而受到一定質疑。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表示,加快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途徑。
以中國氣象局為例,其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高達約15億元,其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超過5億元,主要用於向職工發放的住房公積金和購房補貼等支出。
劉劍文提出,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問題,不可能一下子將眾多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拋給社會,由養老保險為其發放養老金。因此唯一的途徑隻能是加快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記者也了解到,16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公開場合提出,在不斷提高企業基本養老金水平,縮小待遇差距同時,要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加緊研究形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案。據稱,人社部等部門近期正委托中國社科院等四機構的相關學術研究團隊,分別牽頭進行我國養老體系改革的頂層設計。該養老體系改革方案最快將在8月底形成,並有望於年內出台。
64部門養老服務機構支出超2.5億元
養老服務機構支出雖然相對其他支出普遍不是太高,但也積少成多,農業部等64個部門的支出總額,也超過了2.5億元。在各部門中,養老服務機構支出通常隻有幾十萬至一兩百萬,高達幾百萬的較為少見,國家發改委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支出,達1181.44萬元。值得對比的是,機構極其龐大,退休人員也眾多的國家稅務總局,其此項費用也隻有106萬元。
>>解讀
精簡機構降低費用支出
針對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總額支出不容小覷的問題,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教授劉玉章認為,這反映出當前國內社會辦福利,以及社會化養老體系都不夠健全,受此影響,一些有錢有權的部門才會自己大動干戈,專門搞起自己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雖然此事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從社會公平角度來看,確實有礙公平原則。
劉玉章建議,統一撤銷各部門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很難做到,或許可以考慮讓國管局等部門統一接收相關機構,精簡合並,在發揮其最大效力的同時,降低財政撥款額度。同時,國家財政也應該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更好地扶持國內社會辦福利,以及社會化養老體系的建設。一旦養老金雙軌制並軌成功,就可以讓行政事業單位的離退休人員也實行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養老管理。
購房補貼
83部門斥資近82.5億元
作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一項福利,購房補貼支出也頗為龐大,國家體育總局等83個部門的支出額,接近82.5億元。
>>發布
氣象局購房補貼是預算101.96%
氣象局公布信息顯示,其購房補貼(項)年初預算為1.45億元,支出決算為1.478億元,完成年初預算101.96%。據其解釋,支出決算數大於支出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購房補貼支出未申請年初財政撥款預算,而是通過使用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解決的。
>>解讀
房補存在不公應降低標准
幾乎是行政事業單位職工所獨有的購房補貼,成為了公務員們的特權型福利。對於這一略顯不公的事實,劉劍文提出,應該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住房補貼標准。
以中國氣象局為例,其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超過5億元,主要用於向職工發放的住房公積金和購房補貼等支出。
購房補貼是根據國家規定,從1998年下半年停止實物分房后,房價收入比超過4倍以上地區對無房和住房未達標職工發放的住房貨幣化改革補貼資金。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從2000年開始發放購房補貼資金,地方行政事業單位從1999年陸續開始發放購房補貼資金,企業根據本單位情況自行確定。在京中央單位以正處級為例,每月為1200元。
劉玉章認為,這一政策出台時各地房價還不太高,因此問題並不凸顯。但事實上,除國企外,民企大部分都無力或不願支出這部分費用,購房補貼因此成為了行政事業單位職工的特權型福利。加之目前各地房價一路飆高,在同一個城市內,面對同樣高昂的房價,公務員有補貼而其他人卻沒有,實在有失公允。他建議,於理來講確實應該取消購房補貼制度。
劉劍文認為,這些合法但卻不盡合理問題的出現,說明需要對相關制度作出一定幅度的調整。公務員薪酬體系相對固定,而且確實低於一些企業的收入,這也導致了一些過度福利問題的出現。他認為,驟然取消購房補貼並不現實,但有關部門應考慮降低其標准。而從根本看,應該改革公務員薪酬體系,使其收入更加陽光,而非暗補叢生。
減
國稅系統減支超7000萬
數據顯示,去年大多數中央部委主動壓縮“三公經費”。體量大的國家稅務總局,較之安排的“三公”預算數213289.77萬元,國稅系統實際隻花了205836.7萬元,比預算節省了7453.07萬元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1181.20萬元,花了預算的76.8%﹔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13.9億元,花了預算的96.19%﹔公務接待費支出6.5億元,花了預算的97.65%。
農業部“三公經費”決算數比預算數減少6280.15萬元,壓縮比例超過26%﹔中國社科院決算支出1606.31萬元,比預算壓縮444.74萬元,壓縮比例也超過20%。還有中國殘聯,“三公經費”決算比預算壓縮約13.7%,力度也較大。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說,從去年中央“八項規定”,到今年本屆政府提出“三公經費”隻減不增,進一步壓縮“三公經費”已成大勢所趨。打造廉潔簡朴政府,從政府“過緊日子”開始。
不過,記者注意到,有不少網友認為,壓縮支出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花出去的錢是否花到實處,是否有績效。
對此,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建議,中央部門決算應公布對政府預算績效的說明,要把政府支出花得是否有效果列入決算報告,讓百姓看到這些支出給社會帶來了哪些效果。
增
國家發改委增支14.33%
雖然大多數部委去年壓縮了“三公經費”支出,但仍有個別部委支出增加。
國家發改委去年安排“三公經費”預算4327.74萬元,但最終決算花了4948.00萬元,增長14.33%。其中大頭花在因公出國(境)方面,支出3699.42萬元,增長23.11%。該部委解釋說,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臨時交辦的任務。
還有保監會,去年“三公經費”支出決算2800.03萬元,與年初預算2774.4萬元相比,增加25.63萬元。該部門解釋說,主要是去年更新16輛公務車,車輛購置費比預算多花了50.84萬元。不過,該部門也同時壓縮了公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
白景明說,“三公經費”是黨政機關維持運轉或完成相關工作任務所需的相關支出,是政府行政開支的一部分,合理原因的增加支出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向公眾說明原因,並堅決制止無緣由地超規格超范圍濫用財政資金。
公車開支
氣象局“平添”千車無說明
記者當日統計發現,國家稅務總局等76個部門公布的信息顯示,相關中央部門共有公務用車39604輛。
公車問題也引發了一些糊涂賬。從國家氣象局2011年氣象局的決算可見,其3277個預算單位的公務用車保有量是3380輛。中國氣象局2012年度部門決算顯示,在對達到報廢條件的公務用車22輛予以報廢處置並相應更新后,其3277個預算單位公務用車保有量卻已達4614輛。
對於憑空添出的1000多輛車因何出現,是統計口徑有變,還是其他原因,氣象局並未在決算報告中作出說明。
不僅如此,財政部這次的數據顯示,在隻報廢更新4輛公務車后,其公車保有量為412輛。而其2011年的決算則顯示,其公車保有量僅為368輛。
對於公車問題,原全國人大代表、三公問題專家葉青表示,“三公”經費的管理都有完善的制度,就是難以執行到位,比如說不許公車私用,但很多官員不認為公車私用是一種浪費,是一種違規,而看成是一種待遇、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盡管在短期內增加監督成本,“三公”經費可以得到控制,但是長此以往,管理成本不堪重負。比如公車安裝GPS、北斗,對於全國數量龐大的公車來說,安裝費、使用費都不是小數字。
最好的辦法就是改革,降低管理成本,便於操作。以公車為例,最大限度地取消公車,實行公車服務社會
化、市場化,平時按一定級別每月發給交通補助,要真正改變“一定級別的官員上下班要坐公車的習慣”。集體用車時則租車,出差可以租車,有高鐵、動車的地方,盡量坐高鐵、動車。這才是節約公車之道。
逐步減少和取消一部分公車,對一些領導來說,當然很不方便,但是節約下來的是老百姓的“真金白銀”,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之一,我們要讓我們的官員理解這一點。
因公出國
公務出國花費欠詳細說明
隨著中國與世界交流的不斷增加,公務出國已成為中央各部門開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公出國(境)的經費開銷,是不是花在了該花的地兒,百姓希望在公開的三公經費中找到答案。
根據決算報告,2012年中央單位因公出國(境)經費19.45億元,減少2億元。
商務部2012年因公出國(境)費4952.45萬元,雖然比上年減少800多萬元,但其中僅單列項貿易促進、境外培訓及業務調研考察等支出就高達1367萬多元,超過因公出國(境)費用總額的四分之一,卻沒有任何詳細的說明解釋。
公務接待
公務接待費統計口徑不明確
2012年中央單位公務接待費14.13億元,減少0.78億元。絕大部分部門公務接待費究竟花在哪兒很少清楚說明。交通運輸部公務接待費支出相較預算有超過10%的縮減,但隻有一句說明:公務接待費支出939.37萬元。主要用於對外開展合作交流和智力引進工作、與國內相關單位業務交流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寥寥數語隻見開支總額不見支出方向的公務接待費說明的中央部門不在少數。而有些部門統計口徑的不明確更令人生疑。司法部2012年公務接待費112.84萬元,卻不包括多達115萬元的外事接待費,而大多數部門公務接待費中均含外事接待費。
關注行政運行成本
行政經費1028億元
財政部透露,匯總2012年中央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合計1028.52億元。海關系統的數據証實,其2012年度行政經費支出匯總海關系統2012年度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其用於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合計106.73億元。
行政費業務費區分缺失標准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認為,以目前預決算信息公布內容,尚無法明確梳理出相關部門各項目支出中行政運行經費和業務費用的具體數額。不僅如此,因標准缺失,目前一些行政運行經費和業務費用還處於難以准確定性的階段。
審計署審計中央各部門的會議費發現了不少違規問題。劉劍文提出,以會議費為例,將其劃為行政運行經費還是業務費用,就缺乏標准的統一。例如業務研討費是否就屬於業務費用,而務虛會或行政管理方面的會議是否就屬於行政運行經費。這些,目前國家都缺乏相關標准。預決算數據現在不夠細化,現在公布出的節能環保、外交等一些數據如何劃分,以及在專項業務經費中是否也包含一定行政運行經費,都需要進一步明確其口徑和表述。劉劍文分析,做業務重於養機構應該是一項重要的原則,壓縮不必要的行政運行經費,也是有關部門厲行節約的重要舉措之一。但此舉無疑需要數據作為支撐,因此細化標准,正是當務之急。
預計地方政府將降費5%
近日財政部發出通知,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對2013年一般性支出統一按5%比例壓減。葉青稱,重點是在壓減辦公樓和業務用房建設及修繕支出、會議費、辦公設備購置費、差旅費。這要有責任制,一把手要負落實“5%”的全責。根據決算報告,匯總2012年中央行政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合計1028.52億元。今年按5%的比例壓減,壓減規模約為51.4億元。
但葉青認為,今年的節約額應該高於這個數字。理由是這裡說的“一般性支出”是行政事業會計術語,主要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的經費支出:各級人大及人大常委會的活動費用,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活動費用。實際上與我們常說的“行政經費”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希望除了國務院之外,其他權力機關也能夠進入這個“降費5%”的范疇。中央機關做出了表率,預計地方各級政府也會做出5%的承諾。
決算特點與不足
公布信息歷年來最詳盡
劉劍文認為,這次中央部門公布的決算信息,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細化。
從近三次信息來看,這次公布的“2012年度部門決算”不僅有方便閱讀的目錄,而且目錄還做到了逐級細化。去年同期公布的“2011年度部門決算”,則還沒有目錄等導讀信息。此外,在文字解釋和所用圖表數量方面,這次公布的信息也確實是歷年來最詳盡的一次。
對此,劉劍文認為,每年各部委預決算信息的公布都越來越細化,是不爭的事實,確實取得了一定有目共睹的進步。不過,對於這種尚未涉及根本問題,擠牙膏式的緩慢進步,確實已經到了該進一步提速的關鍵時期了。
標准體系未建立頻現超標
縱觀這次公布的決算信息,葉青認為當前預決算編制中科學的定額標准體系尚未建立。如業務招待類預算編制標准較低,導致最終決算實際支出普遍存在超標准現象。部門預算編制質量和項目績效的考核機制尚未建立。財政部門很難准確了解各部門全年所需的資金額度。另一方面各部門為了確保自己的資金使用,往往在年初編制預算時從自身利益出發過高預估某些項目。
對於亟待健全的方
面,葉青提出,要深化財政公開制度。進一步推進財政資金預算、使用等全過程的透明、公開,而且會向看得懂的明細方向發展。首先要統一公布的規程,包括時間、內容、表格、文字、公布位置等。現在不僅各部門公布位置不同,而且文件格式也是五花八門。同時要統一指標,指標要合理。他還注意到,隨著預決算公開的深入,信息量日漸龐大,為了幫助公眾看懂,指標應該有所精簡,但要強化文字解釋,確保要讓民眾看得懂。
- 9部門出國費超支兩千萬 專家稱花錢隨意性太大
- 多部門“三公經費”支出低於預算 政府要過“緊日子”
- 中央部門首次分級公布三公經費 體育總局出國花費超2億
- 新京報:“三公經費”公開,需要更加細化
- 中國近70個中央部門公開年度決算 “三公”經費最受關注
- 中央部門“三公經費”:有增有減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