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實名制9月1日施行
老用戶無需補登,經營者不配合最高罰3萬
2010年,工信部曾宣布實施手機用戶實名登記制度,然而三年過去,由於執行環節存在較多漏洞,效果並不理想。於是,近日,工信部再度下發名為《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25號,以下簡稱《規定》),要求9月1日起電話用戶辦理業務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和三年前的規則相比,此次“電話實名制”的適用范圍有所擴大,除了手機用戶之外,固定電話用戶、寬帶用戶甚至是無線上網卡用戶都將囊括其中,最重要的是此次《規定》中還首次提出了對不實施、不配合的電信經營者進行行政處罰的的內容,這為實名制的落實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老用戶不“實名”暫無問題
目前,我國有14億左右的電話用戶,雖然很多地區早就實施了實名制,但是,其中還是有大量沒有登記真實身份信息的電話,這些號碼,很可能用來發送垃圾短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實施詐騙。在去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出台了《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從法律上明確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這次的《規定》也是根據人大立法做出的具體的規定。
不過根據《規定》內容,實施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下同)等入網手續,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如實登記用戶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的活動。何謂“入網”,《規定》中表示“是指用戶辦理固定電話裝機、移機、過戶,移動電話開戶、過戶等”。
“這意味著並非所有用戶都會被強制要求立刻進行身份登記,像早年的一些神州行、如意通等預付費用戶如果沒有換卡、換號等需求的話應該不會被要求強制實名。”據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三年前推行手機實名制時工信部曾要求對老用戶的“實名”信息進行補登,但因為操作難度太大,且用戶配合意願不高,實際執行效果並不理想。“這次將實名登記鎖定在入網過程其實是一種務實的做法,起碼可以將新入網用戶方面統一操作起來,對老用戶來說則依靠時間來慢慢過渡。
經營者不配合將遭罰
雖然對老用戶補登真實身份信息方面沒有硬性規定,但此次《規定》出台卻對電信業務經營者實施落實新用戶入網的實名登記做出了明確的要求。根據《規定》要求,電信運營商要主動實施新用戶入網實名登記,並每年組織一次對電話實名制實施的自我檢查,不配合電信管理機構檢查的,將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詳細的監管措施和明確的處罰制度對推進電話用戶的實名登記還是很有好處的。”Reational AB電信行業分析師張星表示,過去手機實名制推廣過程中之所以落實不到位,除了用戶“天然”抗拒心理之外,運營商的現有渠道體系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並非所有用戶入網都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直營渠道的,很多社會渠道如手機零售店、卡號夫妻檔等在經營過程中往往對實名登記不太重視,甚至直接弄虛作假。但現在新《規定》提出了明確的監管辦法和懲罰措施,應該會讓這些社會渠道在執行實名登記方面更加積極一些的。”
根據《規定》內容,如果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實施,或者不配合電信管理機構依照本規定開展的監督檢查的,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向社會公告。(南方日報記者 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