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豬販高盛被疑急於套現退出生豬業--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國最大豬販高盛被疑急於套現退出生豬業

劉勇

2013年07月24日08:55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前幾年出現的豬價猛漲,曾被指是高盛等國外資本惹的禍圖/東方IC

  前幾年出現的豬價猛漲,曾被指是高盛等國外資本惹的禍圖

  隨著雙匯對美國史密斯菲爾德並購一事的進展逐漸深入,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高盛等國際資本的身影在背后若隱若現,而和此前積極進入中國生豬產業不同的是——“中國最大豬販”高盛急於套現退出生豬業?

  一邊廂,雙匯國際對美國最大豬商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仍在進行中,另一邊廂,高盛等國際資本巨頭的身影若隱若現。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從此前積極高調介入中國生豬產業,到如今被外界認為正在想方設法套現退出,外資對中國養豬業的態度正在發生轉變。

  高盛曾是中國“最大豬販”

  進入新世紀后,以高盛為代表的國外資本曾對中國養豬業掀起過多年的投資熱潮。

  2005年3月,高盛、鼎暉中國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聯合向雨潤食品投資約7000萬美元。2005年10月,雨潤香港上市,高盛既為上市保薦人,還是戰略投資者。2006年,高盛又在爭議中砸20億元收購雨潤的最大競爭對手雙匯。2008年,高盛在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又斥資2億至3億美元收購了幾十個養豬場。2009年又開始搞中游的渠道,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家掌控著一個龐大產業的上中下三游的公司。2011年有媒體報道稱,據高盛的分析師透露,高盛控制了中國豬肉22%的市場。

  事實上,想做中國“最大豬販”的外資行,並非只是高盛一家。2008年8月,德意志銀行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豬場30%股份。同時,德意志集團也注資6000萬美元參與近年來在天津發展勢頭很猛的寶迪農業產業集團。2010年,德意志銀行面向全球發行了“德銀DWS環球神農基金”,該基金將投資定位於以農產品為主的食物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不同企業,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投向中國。

  記者梳理發現,就在兩年前,還有國內消費者擔憂外資會控制國內養豬產業鏈,但這一切在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豬肉市場低迷期悄然發生了改變。

  國際資本或欲集體套現

  事實上,高盛目前是史密斯菲爾德和雙匯國際兩者的共同股東。而史密斯菲爾德自身的發展近年來也不理想,官方數據顯示,其甚至在2009-2010年連續兩年處於虧損狀態,一度瀕臨破產。有業內人士表示,與直接收購相比,由目標公司參股、成立合資公司或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等形式,可能性價比更高,風險也更小。但收購協議最終能夠達成,高盛以其共同股東的身份被外界猜測為幕后的重要推手。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有可能是為高盛、鼎暉等國內外投行提供的一個退出通道。近日有消息稱,未來通過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全部股權,雙匯國際或將重新將其打包到香港上市。更有媒體報道稱,原雙匯集團董事會某楊姓高管之前已經調往香港負責相關業務,該高管目前的職務為雙匯國際董事,與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也由其在美國促成。

  從2007年開始,曾經完全控股雙匯的高盛和鼎暉對其控股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股權調整。目前,在雙匯國際中,高盛持股5.18%、鼎暉持股33.7%。而在此前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雙匯管理層曾表示,作為財務投資者,高盛等肯定是要退出的。目前,盡管收購案並非一帆風順,但在卓創資訊生豬行業分析師姬光欣看來,以高盛的實力應該可以擺平美國國內的任何反對的聲音。

  對此,雙匯國際方面在回應羊城晚報記者時表示:“雙匯國際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完成對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收購,我們認為這才是對雙方的利益相關者有益的事。我們對合並后的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計劃不了解,並且也不做任何推測。”

  焦 點

  外資在華養豬沒賺到?

  “資本是逐利的,中國養豬業的復雜性也不容投行有那麼長時間的等待期。”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王曉悅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業界對中國豬業的前景普遍看好,但是,從短期來說,外資進入的時機或許太早。

  “我當時就不看好資本大規模的涌入,有些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並不是有資本就能解決任何問題。”王曉悅說,中國的養豬業以小而散著稱,養殖環境差,養殖人才匱乏,“市場一有波動好多企業好幾年都翻不了身”。此前在“豬周期”處於價格上漲期時,沖動的外資殺入了這個市場,但很快又迎來了“豬周期”的低迷階段,經過這兩年的洗禮,外資都開始變得冷靜起來,套現退出或許成了其目前的主要選擇。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