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貴族的“人乳消費” 慈禧每天要喝“鮮人奶”--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古代貴族的“人乳消費” 慈禧每天要喝“鮮人奶”

2013年07月27日15:24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1932年美國紐約都德明得出版社出版的《IMPERIAL INCENSE》(御香縹緲錄)封面和插圖

慈禧太后油畫肖像。荷蘭(1893年加入美國籍)畫家華士·胡博1905年所繪

  □倪方六

  有關“成年人消費人乳”的新聞,近為多家媒體所報道,引發了公眾的議論。

  在古代中國,有關這類記載並不少見,中醫甚至將人乳當成一種長壽“特效藥”、“美容秘方”來使用,為古代貴族青睞。

  1

  官二代“以人乳飲豚”

  ——晉武帝提前退出“人乳宴”

  最先引出“人乳消費”話題的,大概是今年元月長沙出現的“人乳宴”,用婦女的乳汁為原料制作“奶湯鯽魚”之類的超級菜肴。在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一出“人乳宴”的記載。

  這場宴席的主人名叫王濟,宴請的是晉武帝司馬炎。

  王濟,字武子,系當時的官二代,出名的帥哥,司馬炎招其做女婿,將常山公主嫁給了他。也就是說,司馬炎是王濟的老丈人。一次司馬炎做客王濟家,皇帝老丈人來了,自然不能簡單,王濟設超豪華酒宴招待司馬炎。

  酒宴上用的餐具,全是最貴重的琉璃器皿,這在當時比用金銀餐具還要上檔次。僅為這次宴會服務的“女服務人員”便多達一百多名,個個身著華麗的服飾。其中有一道菜叫“烝豚”,肥嫩鮮美,異常地好吃。

  “烝豚”是道什麼菜呢,其實就是今天仍能吃到的“蒸乳豬”,所謂“豚”就是“豕子”,小豬的意思。司馬炎感到很好奇,便問這道菜是怎樣做的,這麼好吃。

  王濟告訴皇帝老丈人,這道菜的特別之處在乳豬的喂養,吃的是人的乳汁。此即《世說新語·汰侈》中第三條所說的,“烝豚肥美,異於常味。帝怪而問之。答曰:‘以人乳飲豚’。”

  晉武帝聽王濟這麼一介紹,頓時心裡很不高興,未吃完便退席走了,弄得王濟不知道如何是好。人乳是用來喂養孩子的,而晉代貴族為做出一道別具風味的“烝豚”,竟然用之喂養小豬。也許身為一國之君的司馬炎不忍繼續吃此“人乳宴”而罷席吧。“帝甚不平,食未畢,便去。”

  從晉朝官二代所辦“人乳宴”中可知,當時的奢侈之風確實太嚴重。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其出現也不偶然。當時在貴族之間興起一股“斗富”之風,如司馬炎的舅舅王愷,便曾與當時國內首富石崇斗過,這些貴族的日常消費比皇家宮廷還闊氣。

  2

  貴族喜歡服“人乳秘藥”

  ——南朝宋臣“飲婦人乳,乃得差”

  在古代,中醫把人乳看成是一種有滋補作用的特效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人乳”條稱,人乳氣味甘平,有“補脾益腎”之功效。可能正是因為這種“藥補”作用吧,古人對人乳始終懷有一種抹不去的情結,視之為“秘藥”。

  史料上從不缺乏貴族服用“人乳秘藥”的文字記載。如官至尚書右仆射的南朝宋臣何尚之,便曾用人乳作為偏方,治好了自己的病。何尚之身體不好,可能是積勞成疾吧,久治不愈,后靠喝婦人的乳汁治好了病,此即《宋書·何尚之傳》中所謂“飲婦人乳,乃得差”。

  這種將人乳當秘藥之現象,一直到清朝都存在,為宮廷御醫所信奉。如光緒皇帝,其生前便曾服用一種名叫“人乳燉溫”的靈丹妙藥。

  在古代醫家眼裡,人乳還是治療耳聾的良藥。唐醫家王燾《外台秘要》中收錄的一則“治聾”秘方中,便用到了人乳:“芥子搗碎,以人乳調和,綿裹塞耳,差。”這種把芥菜子搗碎后,用人乳調塞進耳朵內,便能治愈耳聾的方法,實在太神了。

  人乳不僅能“治病”,在古人看來還是一種長壽藥,不少權貴迷信這一點。《漢書·任敖傳》中,曾提到了漢文帝丞相張蒼的長壽事跡:“蒼免相后,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年百余歲乃卒。”

  這句話的意思是,張蒼退了相位后,口中已沒了牙齒,平時就是吃人的乳汁,把婦女當乳母。為了保証奶水充足,張蒼蓄養了上百個妻妾。這些妻妾懷孕后便不再受到寵愛。張蒼靠吃人奶,活了一百多歲才去世。

  張蒼的“喝人乳”消費行為,被古代養生家視為長壽之道。東晉醫藥家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內篇》中,稱張蒼“吮婦人乳汁”為長壽“小術”,稱其實際活了180歲,這似乎不可能。

  明朝人也相信常吃人乳能長壽,將人乳喻為“仙家酒”。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乳汁”(附方)引《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兩個壺盧盛一斗……清晨能飲一升余,返老還童天地久。”

  明人吃人乳還創造了一個“長壽紀錄”,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一》記載,穰城(今河南鄧縣)有人活了240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顯然,這個說法更不靠譜。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