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上海臨港產業園: 全球最大的挖掘機制造基地

2013年09月03日13:36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06年,三一重機從長沙東遷至昆山后,一路向挖掘機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寶座高歌猛進, 2011年順利奪下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桂冠。為搶灘工程機械的國際化前沿陣地,2009年,三一重工董事會決定將重機南遷上海。

“在上海建立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毫無疑問會使三一的品牌質量更上一層﹔另一方面,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內的上海臨港,靠近洋山保稅港和浦東國際航空港,伴隨臨港裝備制造產業與現代物流業的集聚和聯動發展,發展前景廣闊,為三一的國際化提供了充分條件。”經過層層考慮,最終,三一重機南遷的地址定在了上海臨港。

2009年12月,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與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為臨港產業園奠基。作為奉賢區最大的投資項目,三一重機的入駐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歡迎與支持。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曾先后三次親臨三一臨港產業園考察指導工作,並寄語三一“將上海產業中心打造成為上海高端制造業的又一面旗幟。”

僅用了一年零13天,三一人以最飽滿的熱情和干勁,建成了世界最大最美最先進的挖掘機研發制造基地。2012年2月29日,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再次蒞臨,與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一起共同為臨港產業園開業剪彩,臨港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

三一重機臨港產業園項目以生產和銷售20噸—30噸級中型挖掘機為主,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流水線挖掘機生產制造基地。全面投產后,“三一集團將由此新增500億元的產能,同時擁有了最先進的技術和超一流裝備的現代化工廠,年產挖掘機將達到4萬台。”開業典禮上,唐修國十分激動,他表示:“三一重機挖掘機銷量中國第一已經成為歷史,我們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世界第一。”

“臨港開業后,三一挖掘機的產能將得到徹底釋放,質量也將躍升一個台階。我們將以臨港為基地,向海內外市場輻射,向挖掘機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的寶座進發。”三一重機董事長俞宏福告訴記者。

這只是三一臨港產業園建設的第一步。未來,這裡將建起包括挖掘機械、精密機械、透平機械等生產基地的三一上海產業中心,成為三一集團的第二總部。達產后年產值將超1000億元,成為三一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又一重要利潤增長極。

三一速度 一年建成世界最美最先進的廠房

“想不到三一的建設速度那麼快,規模那麼大,想不到三一的生產水平有這麼高。”2012年2月27日,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來到臨港產業園的總裝車間后,連用兩個“想不到”表達自己的驚嘆。

“無論是生產管理系統,還是工廠環境,都是無可比擬的。”前不久,剛剛採訪完臨港產業園的《東方早報》記者踏入總裝車間,不自覺發出感慨,“這是我見過最牛的廠房。”

這個世界最大最美最先進的廠房佔地7萬平米,僅花園面積就佔了4000多平米,廠房內兩條獨立的生產線,分布在花園兩側,採光很通亮。生產線採用全球首創的物聯網技術構建的生產管理系統,全數字化、信息化。它能夠把生產環節過程中的人員、物料、生產計劃、生產狀態、生產數據等等都聯系起來並進行實時跟蹤,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好。

細心的人還會發現,這裡的物流配送採用的是全自動立體式配送方式,大噸位的零部件從地下運輸通道自動輸送過來,重量較輕的零部件則從空中吊運過來。“物流配件是既過隧道,又走高架,交通順暢的同時,也保証了配送效率。”

2011年,為保証臨港產業園的及時運行,時任三一重機董事長梁林河、總經理代晴華常駐臨港,督促生產進度。“尤其是在小中心建設后期,林總每天晚上十點以后都會來現場督促進度。”主管小中心的基建工程師李工至今記憶猶新,“好幾個晚上,他都跟我們通宵達旦。當時小中心的變化就跟看電影快進一樣,一天一個模樣。”

而在抓生產進度方面,代晴華則顯得相當嚴格。“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我們那時候是一天三次會,代總基本就守在現場,有什麼問題當場解決。”工藝研究本院的譚工對代晴華的細致印象深刻,“整整2個月,代總都帶著我們在現場抓進度。那個時候人手不夠,就從昆山借調,一定要確保三個廠房的准時開工。”

2011年8月份可謂最艱難的時候,台風“梅花”肆虐,又一直下雨,給生產進度造成不小的影響。“當時聯合廠房頂部的排水管有一部分還沒接好,下雨就一直漏水,地面濕噠噠的,設備根本進不了場。”為了趕進度,工藝研究本院的同仁們自己拿著拖把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把水拖干,有時候一天得拖個上百趟。

正是憑借著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三一重機駐扎臨港的同仁們,用熱情、汗水與許多個不眠不休的堅持換來了如今的碩果。

“新的廠房立足智能化制造,通過信息化技術及生產線建設,使制造工藝再上新台階。大量先進的設備也從根本上保証了生產工藝的精准。”在這種高自動化程度的生產情況下,整個產業園平均每5分鐘即可生產一台挖掘機,產能可謂空前釋放。

如今,臨港產業園已進入紅紅火火的生產階段,25萬平米的生產面積,年產能達到4萬台,不愧是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挖掘機生產基地。

零距離接觸最先進的挖機裝配線

童班長負責挖機平台上線的最初幾道工序,平台能夠按計劃和節拍順利上線,關系到整條流水線的正常運行。“你看,從立體庫出來的平台,通過轉線機械手,穩穩地放在RGV小車上,一切都是全自動運行的,整整省掉了一個人。”童班長笑呵呵地說:“你沒看見廠房裡有叉車吧?這個立體庫裡存放的平台,都是通過地下輸送線從結構件那邊運過來的,也是全自動的。”

挖掘機的行走裝置,是由總裝線上的底盤班完成的,老劉是底盤班的班長,整條底盤生產線的每個零件、每種工藝,他都了如指掌。老劉手裡拿著一個小本子,上面記錄著各種生產數據和事項,這已經成了他多年的習慣。他帶著我來到一個大家伙面前,“這是翻轉機,就像螃蟹的大鉗子,將下車架牢牢抓住,安全地進行翻轉,然后送到下道工序。”老劉很健談,儼然一個解說員,他快步走到一個嶄新的設備面前,隻見那設備就像人的一根手指,在下車架回轉支承結合面上摸一圈,不到30秒,這道工序就完成了。“這是我們的機器人打膠機,夠厲害吧,又快又好,省人吶!”

小張在30T回轉支承螺栓裝配工位已經3年了。他告訴我,在昆山的時候,回轉支承螺栓裝配是用一把80斤的力矩扳手完成的,擰緊一圈36個螺栓,需要10分鐘,員工打一圈力矩下來很累,力矩誤差較大,而且疲勞作業往往最容易發生質量事故。現在臨港採用自動擰緊機,將螺栓裝配時間縮短到5分鐘,力矩精確,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產品質量。其實自動擰緊機在車間裡已經得到廣泛運用了,從發動機聯軸器,到回轉馬達總裝﹔從合車螺栓,到配重螺栓等等,都有自動擰緊機搖臂的身影。

實際上,不管是童班長那裡的轉線機械手,或是老劉津津樂道的機器人打膠機,或是小張那兒的自動擰緊設備,都只是整個臨港工廠自動化、省人化技術和工藝的縮影。這裡似乎不是工廠,而是一座巨型的3D電影院,給我們演繹著一部科幻大片。

逐漸紅火的臨港生活

為廣大員工打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是臨港產業園面臨的又一難題。短短幾個月,三一重機花費了大量心血,不僅建成了國內一流的生產、辦公環境,生活設施方面也得到完善。員工宿舍的布局分兩室一廳或三室一廳,家具齊全,配有IPTV,空調等。行政部還採購了200多台洗衣機,為每一棟宿舍樓配備洗衣房,方便員工洗衣服。時任三一重機總經理代晴華曾親自考察員工宿舍,細致入微地對各項生活設施,提出改進意見。與此同時,三一重機又出台了“半年內,免房租,免100元水電費”的人文政策、組織在周邊小區進行優惠購房等等,竭力幫助員工在臨港安居樂業。

“搬遷到一個新地方,最初的陌生和孤單是在所難免的。”從事技術指導工作的胡工,是第一批搬遷到臨港的。回憶剛來時的復雜情緒,胡工忍不住笑了起來。現在,他已爿下宿舍區的店鋪,接來的家人在這裡紅紅火火地賣起了快餐。

作為三一的老員工,從長沙到昆山再到臨港,陳工已經歷了兩次搬遷。最近,陳工開始考慮在產業園附近購房,他已決定將家安在臨港。“三一是周邊第一家遷入的企業,隨后,三一精機等企業也會入駐,這裡很快就會發展起來。”親歷過昆山產業園的建設,陳工扳著手指分析現狀,顯得信心滿滿。而家在外地的周工,對家中一歲多的小女兒十分挂念。到達臨港后,周工用公司發放的住房補貼在產業園附近租了套小居室,將妻子和女兒接了過來,其樂融融地過上了居家生活。“在昆山,租個好點的房子,經濟壓力大,到了這邊,有房補就差不多了,周末一家人坐班車出游也很方便。”說起眼下的生活,周工笑著表示滿意。

如今,大部分員工已漸漸穩定下來。忙時,埋頭工作,專心奮戰﹔閑時,或搭乘購物班車去逛逛商場,或蹬上自行車郊游踏青,或約上三五好友臨海垂釣。臨港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逐漸被三一人所接受。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