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北京購車搖號新政11月底公布 中簽比至少132:1

2013年09月04日07:23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購車搖號新政11月底公布 中簽比至少132:1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按照“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明年將進一步嚴格小客車指標配置數量,單月購車指標將減少,具體實施方案將在今年11月底公布。有關人士建議,應盤活目前的汽車存量,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車輛更新,讓更多剛需的家庭有機會購車﹔在縮減私家車購車指標的同時,應推進公車改革,以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另外,交通委還表示,征收交通擁堵費將廣泛征求民眾意見。

  綜合京華時報記者黃海蕾新華社報道

  □車輛限購

  11月底公布新搖號政策

  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介紹,按照清潔空氣行動,2017年底機動車保有量應控制在600萬輛以內。目前,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 530多萬輛,預計今年年底,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544萬輛。按照現行政策,本市小客車每年的增長量為20多萬,但對於北京的發展狀況來說,依舊是不小的數字。所以,新政后每月的購車指標還要進一步壓縮。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預計新搖號政策將在今年11月底公布,2014年正式實施。

  明年起中簽比至少132:1

  據了解,雖然本市每月小客車增加數量為2萬,但用於個人的車牌佔88%,僅有1.76萬個。上個月,本市參與搖號者已達155萬人,中簽比為84:1,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底,本市的機動車總量將達到544萬,按照2017年不得超過600萬的規定,2014年至2017年4年的時間增量不能超過56萬,平均至每個月約1.17萬個指標。刨除單位指標,個人申請的指標可能會更少。

  記者計算,如果將1.17萬個指標全部用於個人申請者,以目前155萬的搖號基數計算,明年起中簽比至少為132:1,也就是說,2014年1月26日再次搖號時,至少有132個人爭搶一個指標。

  ■案例

  上外地牌避搖號難度增大

  家住通州區梨園鎮的姚女士已搖號1年多,直到孩子出世她仍未能如願買到新車。她發現,身邊有些實在著急用車的朋友先上了外地車牌,等搖上號后再過戶。姚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在靠近六環位置,買車主要方便給孩子看病,或者去周邊鄉村游玩,基本不必進入五環內,所以即便沒有進京証妨礙也不大。

  但是新的外埠車輛限行政策實施后,姚女士的如意算盤很快就會落空。

  按照計劃要求,自2014年起,凡進入六環路內(不含)的外埠車輛必須辦理進京証,辦理長期進京証車輛必須達到第三階段及以上排放標准,外埠車輛高峰時段不得進入五環路內和遠郊區縣城關鎮。2015年,辦理長期進京証的輕型車輛必須達到第四階段及以上排放標准,外埠黃標車不得進京行駛。

  這意味著,姚女士在五環與六環之間活動也要辦理進京証,而且早晚高峰時段,連去通州城區也要受到限制。當姚女士搖上號后,如果車輛不滿足排放標准,將不能進行過戶。

  昨天,記者電話咨詢通州、朝陽、海澱區等交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於辦理長期進京証的政策未改變,但新政實施后,北京戶籍市民辦理長期進京証的審核可能會比較嚴格。

  □征收擁堵費

  擁堵費如何收將征求民意

  昨天,容軍表示,北京市在制定征收擁堵費政策,將充分論証必要性和預期成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形成完善的方案后適時出台。“征收擁堵費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所以也可能是採用排污費的方式。”

  容軍還提到,下一步,北京市將借鑒國外經驗,分析全市道路交通運行、尾氣污染監測數據,深入研究適合北京市特點的政策方案以及技術保障手段,充分論証必要性和預期成效,以期達到防治尾氣污染和緩解交通擁堵的綜合目標。

  另外,容軍還提到規劃低排放區以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的問題,有關這些方面的研究還在進行中,明年是否調整分區域分時段限行還不好確定。

  □發展公共交通

  要著手規劃建設市郊鐵路

  減少機動車出行,離不開公共交通發展的支持。目前,本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為46%,而發達國家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能達到80%,本市在公共交通方面的發展還有待提升。

  容軍表示,本市還會不斷加大集約化出行的比例,降低機動車人均排放量。軌道交通方面,要繼續加密中心城區線網,著手規劃和建設市郊鐵路。地面公交方面,加大場站建設改善換乘便捷度,通過繼續施劃公交專用道並使之成網來構建地面快速通勤系統等。

  通過這些措施,力爭2015年公交出行比例達到50%,今后幾年保持每年1到2個百分點的提升。

  □各方聲音

  車輛更新應以家庭為單位

  自2011年實施搖號政策以來,搖號中簽比從20:1已經增加至目前的84:1。如何改變不斷惡化的搖號現狀呢?不少專家建議以家庭為單位搖號,每個家庭僅能擁有1輛車,多人搖號應該強制其退出。

  但由於職能部門對車主登記信息並不包含家庭信息,不如房產在家庭信息登記方面完善,所以如果登記目前車主的家庭狀況,需要交管部門、民政部門以及交通委等多個部門合作,而且如何界定家庭非常困難,很多家庭的戶口並不在一起,而且住所不同,所以以家庭單位進行搖號的難度非常大。

  對此,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表示,既然不能夠以家庭為單位搖號,而且每年的增量要控制,建議從目前的存量上做工作。比如,在530多萬輛車進行車輛更新時,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登記,如果車主的名下還有其他車輛,或者其愛人名下有車,那麼職能部門將不再為其辦理車輛更新手續。由此,將減少的車輛移至搖號指標中。通過這種方式基本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用車,增加剛需家庭獲得車輛的機會。

  城市治堵應首推公車改革

  近年來,公車數量增加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很大沖擊。據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估算,中國全口徑公車總數可能超過400萬輛,“即使一個西部不發達地區的小縣城,公車可能也有幾百輛,如此膨脹的速度,再多的道路資源也不夠。”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某央企的一輛公車,一年時間跑了近10萬公裡。“有時候一天跑三四百公裡,比出租車都多,反正都是公家報銷,使用者也不心疼錢,進進出出都用車,公事私事分不清。”駕駛員告訴記者。

  據分析,公車改革如果不推進,大量公車依然消耗公帑、暢行無阻,收取“擁堵費”的抑制作用很有限,不僅影響了私家車同行的公平性,也會減少治堵措施的效果。

  收擁堵費為治堵還是斂財?

  對於即將到來的“擁堵費”政策,各方意見不一。支持者認為這符合市場化治堵原則,誰佔用道路資源就需要付出成本。但反對者認為,該開車的人還得開車,收費並不能有效減少汽車使用,隻會增加消費者負擔。

  一位車主表示,現行的停車收費比較混亂,有人收錢卻沒人管理,“停車收費問題都沒弄好,又要收擁堵費,實在不合理。”

  “擁堵費不能想收就收。”律師劉家輝說,“收來的錢是否用於治堵,還是借治堵進行收費斂財?”

  實施限行,損失如何補償?

  對於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相關政策,專家認為,簡單的限行政策加重了公民出行的不便,也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通過行政措施限行,相當於限制了公民財產權的使用,是不合理的,應該進行補償,體現公平。”劉家輝說。

  “治理機動車排污,重點應該是出租車、公交車、大客車。”車主賈先生說,一輛大貨車相當於上百輛小車的污染排放,應該抓緊對貨車執行國五排放標准。

  一位姓劉的車主告訴記者,每年車檢時,檢測站附近有一些“黃牛”,隻要交三五百元,對方就可保証檢測過關。

  中國環境科學院專家岳欣說:“單車污染物不合格的車排放有可能是合格車的幾十倍。要採取嚴格的技術手段和懲罰措施,確保尾氣檢測不走過場。”

(責編:李海霞、李昉)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