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期,乳制品行業重組兼並“大戲”不斷。9月9日晚,伊利股份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輝山乳業,成為輝山乳業的投資者,投資金額5000萬美元(約3.1億元人民幣)。對此,乳業專家陳連芳認為,伊利與輝山乳業的合作將迎來雙贏結果。更有業內專家指出,輝山乳業將為伊利提供穩定的奶源地,二者合作成功后,對於伊利未來發展非常有利。
昨日,伊利股價上漲0.83%,收盤價格為39.97元。
再傳聯姻
記者發現,伊利早就有意“聯姻”其他企業。繼蒙牛收購雅士利之后,另一大乳業“巨頭”伊利也逐步表現出收購意向。
今年6月,業內就傳出伊利有意將奶粉企業飛鶴和完達山收入囊中的消息。雖然此“聯姻”消息遭到了3家企業的公開否認,但一位接近伊利的人士對媒體方面透露,伊利內部確有關於洽購的消息流傳。
有業內分析師指出,飛鶴與完達山近兩年在向伊利提供原料粉並進行代加工,且代加工量在兩家企業中佔比不低,這也是伊利看中這兩家企業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奶源緊張的大背景下,飛鶴和完達山在東北的優質牧場可以為伊利提供奶源保障。
伊利副總裁陳福泉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達了伊利未來希望收購企業的意向,但表示收購計劃與收購對象還不清楚。“並購達成之前,企業之間還需要進行價格上的商議,需要做的事很多。”陳福泉稱。之后,飛鶴公關負責人否認了該“緋聞”,完達山副總經理馬軍喜也對此予以否認,隨后收購事件不了了之。
一位乳制品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乳品行業或許再度進入重組整合的新局面,伊利與輝山乳業的合作,將會使競爭格局有所改變。作為已經聯手雅士利的蒙牛,“拉上”輝山乳業的伊利顯然是其最為強勁的競爭對手。
雙贏結果
奶源市場是乳企的命根子,也是近年來各家公司紛紛搶灘站點的熱點。對於此次合作,有專家直言,伊利投資輝山乳業是看中了其所在地的奶源。“奶源市場是對於乳企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持續發力奶源建設也保障了產品品質,對於伊利來說,等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記者了解到,輝山乳業的前身輝山乳廠成立於1951年,於2009年轉制為遼寧輝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官網顯示,其擁有牧草種植基地、飼料加工廠、奶牛繁育基地,號稱致力於打造乳業全產業鏈。上述人士告訴記者,輝山乳業在東北地區的地位難以撼動,當年伊利等多家大型乳企砸重金進軍這一市場,都無法動搖輝山乳業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輝山乳業香港IPO已獲得港交所批准,擬募資不超過13億美元。相關人士指出,這也是伊利此次投資輝山乳業的一大原因。東北乳制品品牌未曾卷入此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因此,輝山乳業曾經的獨善其身及全產業鏈經營模式都將是其吸引投資者的關鍵點。
陳連芳指出,兩家企業的合作,對於中國乳品行業來說,發出了兩個重大信號:一是國內各家乳企可以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攜手合作,謀求共同發展﹔二是進一步強調了資本市場對於奶源建設的青睞。未來一段時間內,伊利與輝山的聯手有望成為業內“強強聯合”的范本。
事實上,國內乳業整合正在政府的推動下不斷深入。工信部編制完成了《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並重組工作方案》並上報國務院。該方案計劃在五年內,將相關企業總數從現有的127家整合至50家左右,前十大國內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將從42%提高到80%。
業界認為,在不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前提下,乳制品行業的整合將會提速,預計伊利未來還將繼續尋找合適的並購或合作對象,加快整合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