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韓國成功阻擊跨國巨頭 外企在韓國日子不好過 

侯雋

2013年10月09日07:53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際】外企在韓國日子不好過

p-76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2013年1—5月99輛汽車的總銷量,令日本三菱汽車顏面掃地,這家跨國公司不得不於7月宣布撤離韓國市場。

  “走麥城”何止是以頑強著稱的日本汽車企業,零售、IT等行業,退出韓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名單還在增加,他們同樣感覺到“韓”氣逼人。

  “身土不二”的韓國消費者

  “支持國貨是韓國人的普遍消費觀,外來的企業進入韓國市場的第一道門檻,就是他們發現根本撬不動韓國人的錢袋子。”韓國學者鄭光源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鄭光源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這是被譽為“韓國歷史上最偉大CEO”朴正熙的時代,從那時起,韓國人就開始接受購買國貨的精神灌輸。當時,韓國農民組織就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號,委婉地勸誡國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定要吃國貨。

  “韓國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韓國人的民族認同感極其強烈,所以對國貨的情感傾向夾雜著民族主義的強烈認同感與信任感,所以外來企業進入韓國市場會感到水土不服。” 鄭光源表示。

  旅居韓國8年的金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跨國企業敗走韓國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本土化戰略失敗。大多數跨國公司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韓國市場。而且來到韓國后,他們往往將其原有的一套經營模式完全復制粘貼於韓國市場,致使其經營與韓國消費者需求間的契合度不高。以沃爾瑪和家樂福為例,它們直接復制“歐美大包裝的倉儲式運作模式”,忽略了韓國是以家庭主婦為主力的消費人群,喜歡細致化消費,慣於購買小包裝商品。再加上沃爾瑪和家樂福在韓國市場的貨架完全按照歐美人身材定制,讓韓國主婦們非常不習慣。因此,在韓國本土零售企業咄咄逼人的競爭面前,韓國消費者選擇了放棄沃爾瑪和家樂福,走進本土超市購物。

  連全球飲料老大可口可樂也曾感嘆:“這裡的消費者非常挑剔,韓國企業行動非常敏捷,它們迅速推出反映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口味的新產品,但我們在推出新產品方面比較晚,經常趕不上消費者口味變化。”

  韓國的“財閥養成計劃”

  成功阻擊跨國巨頭

  “韓國企業發展的特色在於其走出了一條‘壓縮式發展道路’,並在短期內走上了價值鏈的高端,這是一種典型的‘小國家大企業’經濟發展模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如是總結韓國企業的特色。

  處於半島之上的韓國,從地緣上看,資源匱乏,土地狹小。因此在日本殖民時期,一些朝鮮的本土企業在家庭化經營基礎上,初見規模。上世紀50年代,韓國實行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三星搶佔先機,著力發展與居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四大產業:紡織、面粉、制糖、水泥,這使三星成功佔領了韓國國內的糖、毛紡織市場。此外,三湖、凱豐、大韓、樂喜等企業也積極參與進口貿易,積累了原始資本。

  這些企業在后來的發展中被稱為“財閥”,它們多以家庭化經營為特點,由在許多商業領域中佔優勢的壟斷公司組成。上世紀60年代初,韓國第三任總統朴正熙上台執政,當時,韓國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人均收入隻有82美元。經濟的貧困,使得政府與財閥一拍即合,頒布了《歸屬財產處理法》。

  根據該法令,政府為大企業提供各種財政、金融優惠措施﹔幫助大企業引進外資與先進技術﹔鼓勵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國際化經營﹔支持大企業集團對中小企業的兼並﹔通過制定特定工業培育法,對企業開業、生產、擴張等活動進行政府管制。這種動用大量國家資源的政府行為,讓財閥在韓國茁壯成長。

  以IT產業為例,三星、LG、SK等公司為代表的韓國本土公司通過不斷地加大研發投入,在近年來建立起了自身的技術優勢,並在充分了解消費者的基礎上,在產品質量、款式、服務、營銷、技術及品牌等方面的表現,明顯比“外來的和尚”蘋果、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更能贏得本國消費者的青睞,致使在韓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

  強勢工會令外企頭疼

  美國Prudential Investment & Securities 研究主管吳永莫(音)曾經感慨地說:“在外資企業中,很多企業因韓國工會而栽跟頭,這阻礙了企業增加投資。”幾乎每一個試圖深度進入韓國市場的跨國企業,都會遭遇到韓國彪悍的工會的伏擊。

  韓國的工會不屬於行政部門,是社會組織。韓國工會制度的建立,本來就是當局為本土企業能夠更為快速發展、調動其積極性、平衡社會發展差距、維持社會穩定的結果。

  在多年的運作與調整之下,韓國工會的力量已經強大到可以對宏觀政策的制定產生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問題專家王曉玲博士研究發現,因為工會在為工人爭取工資、福利等待遇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韓國社會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已經形成了支持工會反抗的文化。

  因此,對於外資企業來說,和工會打交道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2013年6月,通用汽車韓國公司終於就薪資問題同工會達成協議,終止了持續13天時間的局部罷工行動。這場罷工導致該公司4.8萬輛汽車減產,損失9200萬美元。據通用內部統計,今年,韓國通用每輛車的勞動力成本達到1133美元,與之相比,通用全球該成本平均值為 677美元/輛。

  “韓國的工會以強硬著稱,通用汽車正在考慮逐步減少對韓國生產基地的依賴。過去10年,通用方面不斷向工會讓步,工資漲幅已達極限,韓國已成全球勞動力成本最昂貴的國家之一。從目前來看,通用淡出韓國市場已成定局。”汽車評論員張志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新總統倡導公平的投資環境

  “韓國將確保良好的投資環境。”這是現任韓國總統朴槿惠一再向跨國企業派發的定心丸,但是當一個市場太強勢霸道,讓外來者紛紛敬而遠之時,也構成了韓國投資環境的最主要威脅。

  2012年12月19日,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擊敗聲稱要終結大財團之間錯綜復雜控股關系網的民主統和黨總統候選人文在寅,成為韓國第18任總統。同樣面臨掌控韓國經濟的大財閥,朴槿惠並沒打算對由父親一手培養起來的韓國經濟的功臣們下狠手。但越來越糟糕的投資環境,讓她不得不採取行動。

  朴槿惠提出“經濟民主化”,不是解體財閥,而是在打擊財閥“不正當、不公正行為”的基礎上,廢除不必要的管制,保障其他中小企業的正當活動。

  今年8月底,朴槿惠邀請韓國十大民營集團總裁舉行懇談會,呼吁他們積極投資。其間,朴槿惠再次重申,要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護經濟活動中弱者的利益、保護消費者權益、認真貫徹《公平交易法》、防止大企業股東謀取私利等等。

  然而,就目前的措施來看,為了激活近乎固化的韓國經濟,朴槿惠更多的是利好於本國中小企業,創造更公平、寬鬆的環境。而對於跨國企業來說,朴槿惠的保証仍顯蒼白。畢竟,這個保証還未見實質性動作。

(責編:李海霞、聶叢笑)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