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幣購買力下降探因
物價上漲,貨幣“超發”導致購買力下降﹔人民幣國內購買力貶值的同時,匯率則快速攀升
“人民幣真的對不起中國人啊。”在央視外語頻道的一次採訪中,市民這樣表達對物價增速的不滿。這種不滿正折射出過去若干年中的貨幣和經濟增長結構問題。
100元買米與8年前57元購買力相當
在“人民幣真的對不起中國人”之前,有一條媒體引述的例子也受到廣泛關注:李大媽去市場上買大米,發現一個品種的大米2013年漲到了3.3元一斤,她記得2005年這種大米的價格是1.9元一斤。
按此計算,這種大米8年間平均價格漲幅為9.2%,如果人民幣全部用來買大米,貨幣在貶值。2013年的100元,購買力和2005年的57元相當。
但市場上不僅僅隻有大米,另一些商品的價格在下跌,比如汽車、數碼產品、通訊服務。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綜合的衡量指數。
官方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部分年份出現過CPI增幅超過5%的情況,近兩年回落之后,2012年的CPI漲幅為2.6%。
“超發”貨幣下的通脹
與此同時,貨幣供應量與通脹的關系受到投資者和學者的關注。
2005年我國廣義貨幣存量(M2)尚不到30萬億元,2013年4月這一數字就邁過100萬億元大關。今年9月末,M2余額已達到107.74萬億元,其間增幅在3倍以上。
2010年開始,國內市場上關於貨幣超發帶來通脹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多。
經濟學家鐘偉曾指出,如果將時間拉長,貨幣“超發”並不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一直存在。
曾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周其仁也認為,貨幣“超發”的規模不小。
央行行長周小川則在演講和採訪中認為,中國的貨幣發行與GDP名義增速相匹配或者略高一些,這是中國市場化轉軌時期的結果,中國M2與GDP的比值偏高,是因儲蓄率高一級間接融資比重過大的原因。
但近期李克強總理的講話顯示出政府對貨幣刺激的謹慎態度。
刊登在工人日報上的李克強總理講話提及:“就貨幣來說,我們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余額3月末超過了100萬億元,已經是GDP的兩倍了。換句話說,就是‘池子’裡的貨幣已經很多了,再多發票子就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惡性通貨膨脹,不僅干擾或者說破壞市場,而且會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和壓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人民幣“外升內貶”
在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貶值的同時,人民幣的匯率則快速攀升,過去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超過34%。
“外升內貶”成為2005年以來人民幣的一道獨特“風景”。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本幣升值的同時,國內物價水平應同時下跌,但在中國並非如此。
與買菜的居民相比,一些外向型小企業對這一點的感觸更深。
一名曾在深圳加工聖誕樹的李某說,他曾以為找到了一個好行業,但貨幣升值和競爭加劇迅速消滅了這個行業的利潤。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過去的外向型經濟和扭曲的要素價格,恰是貨幣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秉承國際收支學說的經濟學家認為,貿易不平衡和外資流入是推動匯率變化的原因。
貿易不平衡和資本項目下的順差,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全球第一。央行在吸納外匯的同時,要向國內企業和居民形成負債,央行需要發行人民幣來進行對沖,這導致貨幣規模在增大。
央行能不能把握調劑貨幣的節奏?周小川認為是可以的,因為外匯儲備不會無限制的增長下去。但在外界看來,過去的“調劑”過於寬鬆。新京報記者 吳敏
(原標題:人民幣購買力下降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