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中央力挺民資破“門” 民資將迎來黃金10年【3】

郭芳 王紅茹

2013年11月12日07:41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封面故事】中央力挺民資破“門”

  民資將迎來黃金10年

  現在看來,民營資本似乎迎來了又一個黃金時代。

  在 “2013中國民營經濟論壇”上,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王忠明向在座的民營企業老板們樂觀地預測:“現在我們完全可以判斷,在宏觀經濟層面上一定會越來越重視民間資本,要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他認為,未來的5到10年間,民營企業將迎來一個新的大發展時期,奇跡會成群結隊地在民營企業當中出現。“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不可能完全靠政府投資來拉動,還是要更多地依靠民間資本。”

  保育鈞提供了一組數據:2010年,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60%,2011年佔61%,2012年佔62%,2013年1月到8月佔63%。“這個比例是空前的,但還遠遠不夠。到2020年要實現兩個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果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當中不超過70%,兩個翻番很難完成。”根據他的分析,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有效投資仍然佔據重要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原主任陳乃醒也認為,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情形下,民間資本有很大的發展余地,亟需它們更深入地參與國民經濟建設。“很重要的一點是,這是改革的一部分。李克強總理講會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這是很重要的改革內容之一。”

  “我們改革開放的核心就是釋放社會中蘊藏的活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或時期,更多地要讓市場來配置資源。”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看來,從2005年的“老36條”到2010年的“新36條”,再到現在的進一步督促落實,代表了中央改革開放的決心。“整個經濟的發展不能缺少民營經濟,不能缺少民間資本的進入。從高層來說,這種認識、態度和基本的取向始終不變。”

  “‘非公經濟36條’的最終落實與整個體制改革密不可分,特別是行政體制中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和對資源的壟斷配置,無論是‘玻璃門’、‘彈簧門’還是‘旋轉門’,均與此相關。”羅仲偉認為,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下,國有企業非常大的功能在於控制,而不在於效率。“國有企業要考慮對經濟某些領域的控制,但這並非說國有企業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於是,連同國有企業的改革一起,民資的進一步“解放”成為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突破的共同期待。

(責編:李海霞、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