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改革60條具體路線圖與時間表將陸續推進

梁敏

2013年11月21日08:10    來源: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改革60條具體路線圖與時間表將陸續推進

  國新辦20日舉行媒體吹風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楊偉民說,《決定》共2萬多字,涉及16個方面,其中15個是改革領域,有60條,其中55條是重大改革任務,可見改革力度空前,一言以蔽之“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由於全文共60條,因此,他稱之為“全面改革60條”。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

  楊偉民還表示,與以往的會議不同,此次《決定》的落實是有保障的。“此次《決定》出台后,中央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給予組織上的保障。另外,時間上也有明確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據了解,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與現有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不是同一個機構,其各自下屬的辦事機構也不是同一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監督落實。通過該機構,能夠統一領導協調各個方面,通過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司法、國防等各個系統落實下去。

  楊偉民指出,全面改革60條是一個綱領性文件,各項改革領域的具體路線圖和時間表還要陸續推進,“有些是比較明確的就可以直接操作,有些需要進一步制定具體的改革方案,如財稅改革,思路已經有了,但具體改革方案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

  地方債總體風險仍可控

  在談及地方債問題時,楊偉民稱,“在某些地區存在風險點,但總體來說仍是可控的。”

  他指出,地方債務總量大、增長快、有風險,對經濟增長來說是一個急需面對的問題。《決定》中對這一問題並未有集中闡釋,但有些措施一旦落實下去,會有效防控風險。

  比如,《決定》提出“完善地方稅體系”。楊偉民認為,這是完善稅制的目標,但這一措施也可以防控地方債務風險。

  《決定》還提出,“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楊偉民說,現行律法不允許地方自行發債,因此,要在完善和修訂相關稅法的基礎之上,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將過去隱性的債務變成顯性的債務,讓市場來監督。

  自貿區試點范圍還將擴大

  今年剛剛挂牌成立的上海自貿區引起市場極大關注。《決定》也強調要加強自貿區建設,楊偉民指出,“上海自貿區剛挂牌,還需要試驗一個階段,我想成熟之后,按照《決定》的規定,今后可能會擴大試點范圍。”

  他同時還強調,自貿區試點和過去的試點是不同的,主要是試驗已經提出的重要改革舉措,比如“負面清單”,外資准入階段國民待遇等問題,而並非享受多少優惠政策。所以,這些體制、這些政策,在一個小的區域范圍之內實現了以后,如果有可能,會逐步擴大試點的范圍。

  國企改革迎來第二波

  國企改革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是《決定》中重點提及的方面。經過梳理,《決定》涉及國企改革的措施有十條,有些力度還比較大,如“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交公共財政的比例,到2020年要提高30%。”

  楊偉民認為,通過這十條措施的推行,國有企業將迎來第二輪改革的高潮,或者叫國企改革第二波。

  針對“改革遭遇利益集團的阻力”,楊偉民強調,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重要的特點就是這種改革是以調整利益格局為改革內容的,不是每一項改革成果都能讓所有人受惠,可能會一部分人利益多一點,有一部分人利益少一點,有一部分人利益得到了,有一部分人利益失去了,必然有這種情況,這是現在這個階段改革的特點。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推進下,還是會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統籌推進改革。(記者 梁敏)

(責編:薛白、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