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楊偉民:推進戶籍改革要堅持自願、因地制宜原則

2013年11月21日07:5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喬雪峰)20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解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有關內容,楊偉民表示,推進戶籍改革,要堅持自願、分類、因地制宜,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權不受到侵犯,不能通過改革讓農民流離失所。

楊偉民表示,農民現在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其中可能就相當一大部分人來講,主要就是進了城,但是落不了戶,得不到相應的和城市居民相等的、同樣的公共服務,包括市民的權利。所以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這就是我們改革的一個總的方向。而且具體的措施也講到要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但是,戶籍本身很好改,關鍵是戶籍背后所依附的那些制度、那些服務、那些權利是不一樣的。現在不光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也是不一樣的,涉及到整個區域之間的問題。不同的城市這樣一些不同的辦法。同時,農民工或者農業轉移人口當中,有一些可能是願意到城鎮來落戶的,還有一些本人不願意到這兒來落戶,要穩步地去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的全覆蓋,當然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它不僅僅涉及到城和鄉之間,還涉及到區域和區域之間。

另外一方面,要保障或者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什麼叫財產?就是地、房子,這是最主要的。但是改革要守住底線,要按照問題導向的原則來進行,要根據不同的地來實行不同的改革,也就是說,人主要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地要分成不同的類別,逐步有序地推進,既要有利於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滿足城市化、城鎮化過程中對地的強烈需求,同時也要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權不受到侵犯,基本生活權之一就是要有房住,不能通過改革讓農民流離失所,那不是改革的目的。

 

 

(責編:喬雪峰、李海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