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比特幣是新貨幣還是新騙局? 易綱:暫不承認其合法性

2013年11月24日09:00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比特幣是新貨幣還是新騙局? 易綱:暫不承認其合法性

  做“礦工”得先擁有性能強勁的電腦,沒有好的工具是在浪費時間和電力。

  讓我們想象一下未來的某個日子:新的貨幣不再來自中央銀行而來自每個人的計算機﹔貨幣的總量固定且發行速度已知,因而沒有了通貨膨脹這樣的隱性稅收﹔貨幣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自由使用,無論是轉賬還是匿名支付都顯得出奇的簡潔。

  這種情況的出現毫無疑問會徹底顛覆現有的金融體系,幾乎每個社會成員都要再次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經濟技能。這種科幻小說般的場景雖然離大多數人還很遙遠,但是本周一種名為比特幣的虛擬貨幣因其價格的暴漲暴跌而引發人們異乎尋常的討論熱情。 專題文字:東萊

  三步讀懂比特幣

  1.如何獲得:在電腦上“挖礦”

  形象地說,比特幣是由遍布世界各個角落的計算機“挖礦”而得的。如果你想要獲得比特幣,隻需要安裝挖礦軟件,你的計算機就開始進行大量運算,這就是挖礦了。

  在比特幣誕生的初期,隻有極少數的極客們注意到了這一新生事物,因此在早期不管用哪一台電腦挖礦,都很容易獲得比特幣。他們通過電腦程序挖掘比特幣。

  但中本聰用密碼學原理,確保各個比特幣節點按照既定協議達成共識,從而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而其貨幣的發行總量,也按照預定的速率在逐步增加,並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未被挖掘的比特幣存量越來越少,這意味著挖掘新增比特幣的耗時越來越長,為了加快這一過程,極客們開始用上了越來越性能強大的電腦。利用配備了高性能的CPU或者顯卡的電腦,去運行“挖礦”軟件,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比特幣被挖掘出來。極客們形象地稱挖掘比特幣的人為“礦工”。

  可見,要做“礦工”得先擁有性能強勁的電腦,沒有好的工具是在浪費時間和電力。然后,“礦工”們需要尋找一個比特幣“礦池”。它的作用是為各個終端細分數據包,通過精密的算法將終端計算好的數據包按照比例,產生相應數量的比特幣。目前尚未被開採的比特幣已經越來越少,同時越來越多高性能電腦參與“挖礦”的行列,這意味著比特幣的產出效率越來越低下——按照目前的狀況,如果你在一個小時的“採礦”中能收獲到0.0001個比特幣,那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英國衛報消息稱,有人過於神秘地在家挖礦,甚至遭到了警察的突然襲擊,警方誤認為此人在販毒。

  2.如何升值:庄家拼命炒

  挖礦只是獲得比特幣的一個渠道,另一個渠道也就是兌換,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在MtGox這樣的交易所用真實貨幣兌換,從而擁有比特幣。目前,全球的比特幣交易所已經超過了兩位數。囤積比特幣的炒家也越來越多,他們期望比特幣泡沫不斷膨脹將每個比特幣的價格推高到數百美元,甚至數千美元。

  然而投機比特幣,需要有坐過山車的勇氣。11月19日,比特幣兌換人民幣最高成交價達8000元人民幣,但很快回落至5000元以下。這一波又套住了多少人?

  對於更多人來說,比特幣之所以充滿吸引力,是因為他們想在下一次互聯網熱潮早期跟進,從而一夜暴富。不過,投資比特幣風險極大,你不知道誰在經營匯兌業務,你也不能確保這些人不會白拿了你的錢之后一走了之。

  至於每個比特幣應該值多少錢,在沒有足夠商品和服務可供購買的情況下,無法用到傳統的經濟學常識如購買力評價(PPP)。目前這一價格更像是一種心理預期,過去的高速上漲也可視為比特幣在尋找自身均衡的匯率,但這也讓人聯想到17世紀的郁金香熱。

  3.如何花掉:雙重密碼對接

  如果不能用於支付現實世界的商品或服務,比特幣就無法成為真正的貨幣。目前,接受比特幣的是數百個前衛的國外互聯網企業,從網上服務、招聘、有形商品到慈善捐贈,但它還沒走向大眾熟知的亞馬遜、淘寶或京東等電商。在paypal和VISA封殺了維基解密的捐贈通道后,維基解密最近宣布接受匿名捐贈的“比特幣”。

  美國紐約參議員舒曼懷疑,比特幣是“一種在線形式的洗錢”。與政客的擔心不同,用戶更關心的是,這種網上交易是否足夠安全。

  理論上講,隻要全球網絡不癱瘓,你的賬戶不被木馬攻破,比特幣的工作原理本身顯得無懈可擊——有兩把加密鑰匙存在,一把私人,另一把公開的。交易中,預期接受者的那把公開鑰匙用來加密付款,隻有用相關聯的私人鑰匙才能收到。同時付款人可以用自己的私人鑰匙核對任何轉入接收人賬戶的金額。

  質疑

  又一個“龐氏騙局”?

  當“中國大媽”們也開始為比特幣變得瘋狂時,或許是時候冷靜看待比特幣了。比特幣這個二進制文件,雖然制造需要耗費較面值更高的成本,但卻並沒有內在價值。隻有當交易者找到下一個買家,其價值才能被承認。因此,批評家說,比特幣是個騙局,它不是為了設計成實用貨幣,而是被設計來讓早期進入者發家致富,本質和龐氏騙局一樣。

  有分析認為,“挖礦”挖出來的比特幣數量的逐年遞減以及總量有限的事實卻意味著它很有可能走到反面:通貨緊縮。

  由此來看,也有觀點認為比特幣是另一個“龐氏騙局”:神秘的比特幣發明者利用一個安全、可靠、去中心化、匿名的電子支付系統的構想,成功把虛擬流動性注入進來——而不是從外部導入真實流動性——然后讓虛擬流動性與真實貨幣產生關聯,坐等后人推動貨幣升值。

  也有分析師用博傻理論來描述當前的比特幣市場,即隻要存在更高價格的收購者,則未來比特幣的市場價格仍將會水漲船高。但在比特幣價格“博傻”的階段,就是等待著接最后一棒的人。比特幣到底是不是騙局,還需要時間去証明,其中也要有實際的支付需求,以及交易中所需的大量具體的商品與服務。

  案例:

  持幣消費 刷二維碼

  網友“林浩一”近日親自體驗了一把“持幣土豪”的消費感受。他在北京第一家能夠支付比特幣消費的高端餐廳,消費了人民幣623元,總共支付了0.13個比特幣。

  他介紹說,消費比特幣的過程並不復雜:第一步,打開手機錢包,掃描二維碼﹔第二步,將人民幣換算成比特幣﹔第三步,支付!他唯一不滿的是,消費過程中等待確認時間長了點,足足花了六分鐘。

  央行副行長回應比特幣大熱:

  暫不會承認其合法性

  央行副行長易綱在某論壇上首談比特幣。易綱表示,從人民銀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但他同時認為,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買賣行為,普通民眾擁有參與的自由。此外,易綱還指出比特幣“很有特點”,具有“啟發性”,其個人會保持長期關注。

  易綱表態的背后是近兩周中國比特幣市場的迅速火爆,從國內最大的三家比特幣交易平台BTC中國、okcoin和火幣網所顯示的數據來看,11月前20日比特幣日平均交易量較上月同期均有兩倍以上的增長。 (宗禾)

  背景知識

  比特幣的6問

  1.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出現於2008年,是一種分散化、匿名、隻能在數字世界使用的貨幣,它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2008年,有人用網名“中本聰”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中描述了比特幣的使用方法,1年后,比特幣的首筆交易完成。

  2.比特幣從何而來?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採”比特幣。在用戶“開採”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后通過反復解謎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絡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

  3.比特幣值多少錢?

  在剛剛出現的時候,比特幣幾乎一文不值,1美元平均能夠買到1309.03個比特幣,但如今1比特幣的價值在最高時已經突破1500美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錄Preev網站了解比特幣的實時報價。不過你可要小心了,比特幣每天的價格都如同過山車一樣,可能暴漲也可能暴跌。

  4.比特幣如何兌換?

  你隻需與比特幣交易機構取得聯系即可完成兌換,其中Mt Gox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不過現在該平台僅通過一款應用程序接納新成員。除此之外還有幾家規模較大的交易所,能夠進行比特幣兌換和交易。

  5.比特幣能做什麼?

  此前曾有報道稱不法分子利用匿名的比特幣來購買毒品和槍支等非法商品,但其實有很多合法的商家如今也接受比特幣交易,從美國的普通酒吧到北京市的高端餐廳,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接受比特幣的消費。

  6.比特幣合法嗎?

  比特幣並不是真實貨幣,它不像紙幣和硬幣那樣代表一定的價值。目前美國政府並不擔心比特幣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因為隻需通過制訂對應的法案就能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

  全球之最

  誰擁有最多比特幣?

  跟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打過官司,爭搶過Facebook 創意的溫克萊沃斯兄弟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擁有最多比特幣的單一投資者。這對兄弟從去年夏天開始囤積比特幣,聲稱擁有全球總量1%或者價值近1100萬美元的比特幣。

  在上一次與扎克伯格的官司中,溫克萊沃斯兄弟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現金賠償和Facebook 的股票,這些股票現在價值超過兩億美元。

  據說他們兄弟兩人擁有全球1%的比特幣。為了免受黑客的盜取,他們將持有的比特幣加密,存在不同U盤中,並將U盤存放在3個不同城市的銀行保險櫃裡。他們是這個隱秘世界的大亨!

  中國誰擁有比特幣最多?

  中國目前擁有比特幣數量最多的人,名叫李笑來,曾經是新東方的英語托福老師,2001年,他投資了近百萬元人民幣,一邊在交易市場購入比特幣,一邊部署了“挖礦”生產比特幣的硬件集群,如今他手裡的比特幣超過一萬多枚,價值可能已經破億元。

  時間回到5年前的11月1日,在一個小眾密碼學郵件組裡,一個使用著地道英式英語,電子郵件地址來自德國,ID姓名卻是日本人名的“中本聰”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並不算長的論文以縝密的思維和精湛的技術奠定了信息時代“煉金術”的方法論——貨幣發行與交易的去中心化。這個神秘的“中本聰”成為了最早擁有比特幣的人,不過他卻就此銷聲匿跡。

(責編:薛白、楊迪)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