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口機場”的翻譯,引發大討論 圖片來自網友“@南京航線發展”
這兩天,網友“@南京航線發展”貼出了幾張疑似南京地鐵祿口機場站的圖片,“祿口機場”四個字下面標注的“LU KOU JI CHANG”的“翻譯”,“戳”到了很多網友的眼睛。“是向外國友人推廣漢語的節奏嗎?”有網友吐槽。不過,南京地名專家解釋,其實這麼翻譯是正確的,“用漢語拼音來拼寫地名才是與國際接軌、符合國際標准的。”
“地鐵祿口機場站”曝光
6月7日,“@南京航線發展”在微博上貼出了多張照片,包括進站大廳、自動售票機、車內場景等。根據圖上標志,很有可能是南京地鐵祿口機場站的照片。不少市民積極點贊,並高呼“高大上”。然而,一張地鐵站名的翻譯照片,卻一下引發大討論。“‘LU KOU JI CHANG’的翻譯太閃亮了”“翻譯好洋氣,我一個不會英語的人居然都能看懂”“是向外國友人推廣漢語的節奏嗎”……照片下,網友吐槽不斷。
實際上,自從南京地鐵裡有了英文翻譯,市民就開始不停地為翻譯“挑刺”,關於拼音和英文的使用,更是關注的焦點。對此,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曾在微博上給出回復:“查了下資料,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是聯合國地名標准化大會通過的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的國際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也做出了明確規定。路名標牌使用漢語拼音,其實是‘與國際接軌’。”南京地名專家薛光也對這一說法表示肯定。他指出,實際上國務院在1978年就已作出了明確規定:地名標志上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包括專名和通名),應當採用漢語拼音,而不得使用外文。他解釋說,所謂專名就是指具體的路名,如上海路中的“上海”,而“路”就是通名。按照規定,無論通名還是專名翻譯都應採用拼音,也就是說,“上海路”應該被直接翻譯為“Shanghai Lu”,而像“Shanghai Road”這樣的半土半洋寫法其實不符合規定。此外,在南京,如“司背后”“三步兩橋”這樣的路街名,根本沒法用英語翻譯。
中國地名使用拼音翻譯的辦法也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1977年8月,在雅典舉行了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准化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就提出了關於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准的提案,在會上得到了通過。國務院也將這一報告進行了轉發,希望借此逐漸消除我國人名、地名在羅馬字母拼寫方面長期存在的混亂現象。此后,國家還制定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內的16條法律法規,強調中國地名需採用漢語拼音標示。
專家
中國地名採用英文拼寫,反而會弄暈老外
薛光認為,地名拼寫問題實際上關乎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更重要的是,採用英文標注國內地名,實際上會給剛來中國的外國人帶來更大的困擾。
現在國際上普遍採用地名的“單一羅馬化”原則,也就是說,應盡量做到全世界每一個地名都有唯一對應的一個羅馬字母(拉丁字母)拼寫法,以便外國人查對,方便國際交流。對於來中國一段時間的外國人,‘jie’和‘lu’這些拼音是非常常見的,一看就知道,不會誤解。而對於剛來中國的外國人,他們手上的地圖,不論是外國生產還是在中國買的,都依照“單一羅馬化”原則,使用漢語拼音拼注地名。因此,如果指示牌上出現的地名與他們手中的地圖上的地名不一致,反而會給他們造成困擾。王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