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上老是莫名其妙地出現灰白色的帶狀異物,李女士原以為是正常的分泌物,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異物會動,李女士嚇得差點暈過去。檢查發現,李女士感染了牛帶絛虫病,經過治療,從她體內排出了2.5米長的寄生虫。
內褲有灰白色異物,竟然會動
5月29日上午,李女士神色緊張地走進醫院。她手裡拿著一個小瓶子,裡面裝著一小段灰白色物體。
上午早些時候,由於來月經,李女士正常更換衛生棉,內褲上一個活動的異物讓她十分緊張。這兩個多月來,她的內褲上偶爾會出現這種灰白色的異物,只是,此前她一直以為是普通的分泌物,沒太在意,現在發現它竟然能動,她直呼“太恐怖了!”
李女士拿著瓶子先后就診於醫院的消化內科和婦科,醫生對這東西沒有太大把握,幫她聯系了醫院的檢驗科。
確診為絛虫感染,虫長2.5米
當日值班的第一醫院檢驗科周藝燕醫生看到標本后初步判斷是絛虫的節片。和李女士詳細交流后,周醫生了解到,今年1月份,李女士到東南亞旅游,飲食很不適應,期間還吃了帶有血絲的牛排。回國2個月后,李女士曾出現過上腹脹痛,她以為是胃炎,吃了治胃炎的中藥后脹痛緩解,但內褲上常出現灰白色異物。
隨后,醫生對異物標本進行詳細檢查,發現了典型的帶絛虫卵,最終確認李女士感染了絛虫。第二天的糞便檢查,李女士的糞便中也檢出典型的帶絛虫卵。經過驅虫治療,李女士排出整條絛虫,長約2.5米!
【醫生提醒】
肉要煮熟煮透
周醫生說,絛虫(或稱帶虫)屬於扁形動物門,絛虫綱,種類較多,其中以豬帶絛虫和牛帶絛虫較為常見。豬帶絛虫長2∼4米,牛帶絛虫可長達4∼8米。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活囊尾蚴的牛肉或豬肉可被感染。囊尾蚴到達人的小腸,在膽汁作用下,囊尾蚴的頭節翻出,借助吸盤吸附於腸壁,經2~3個月發育為成虫,虫體頸部不斷生長幼節,后端的節片不斷脫落,可自動從肛門逸出或隨糞便排出。患者常有腹脹、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狀。
醫生說,有些地方存在食生或半生肉食的習慣,容易形成流行。爆炒肉絲,煮或烤大塊肉,涮火鍋時不注意肉制品是否煮熟等,都有可能吃進活的囊尾蚴而感染絛虫病。改變不衛生的飲食習慣,處理生、熟食物的砧板、刀具分開,不吃生的或不熟的肉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