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喬雪峰) 27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與未來”十二國智庫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在論壇上表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實際上是為中國確定了向歐亞內陸開放的新的戰略方向,期待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給中國和歐亞大陸帶來更大的繁榮,為世界人民造福。
以下是華黎明的發言實錄:
尊敬的陳雨露校長,尊敬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馬蘇德·哈立德大使閣下,尊敬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馬赫迪·薩法裡先生,女士們,先生們,今天來自世界12個國家的智庫學者、專家在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中國人民大學聚集一堂,討論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與未來,這給正在謀劃未來和平和發展的中國帶來了智慧和思想,這是北大的一大盛事,我謹對論壇的隆重開幕表示衷心的祝賀。我本人有幸獲得重陽金融研究院的邀請參加這次論壇的討論也感到十分容幸。
絲綢之路在古代是溝通東西方貿易和文化的橋梁,在歐洲工業化以后絲綢之路逐漸淡出世界的歷史舞台,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亞洲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歷史呼喚絲綢之路重新煥發青春。
就中國自身而言,在經濟迅速成長的大背景下,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與自身當前發展的階段和狀況是有深刻內在聯系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35年來的快速增長,除了改革動力之外,一是得益於“世界工廠”模式。這個模式主要是面向歐美發達國家,在引進資金和技術的同時,中國形成了強大的消費品生產能力,帶相當長的時間內支撐和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二是得益於強大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裝備制造和重化工生產能力的提升,城市建設和交通運輸等領域大發展,拉動了中國裝備、能源、化工形成了強大的生產能力。
但是,中國要進一步發展,加入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必須實行轉型的發展,要依靠創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這本身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中國裝備制造、重化工生產制造保持繼續發展,可以為創新發展和高端制造能力的形成贏得空間和時間,提供物質的支持。而它的出路就在於中國西邊的歐亞非大陸,歐亞非大陸的許多國家急需資金和技術,向西開放,輸出裝備制造能力、重化工生產制造能力,實現合作共贏、結成命運共同體,這既有現實意義又極具戰略遠見,這是極具戰略遠見的選擇。
從人類現代化和文明發展的過程看,現代化進程是由內陸國家轉向海洋國家再向內陸國家推進的過程。農業文明時期貨物運輸困難,必然是分散生產、分散消費的模式,所以內陸國家農業經濟發達。工業文明時期工業發達,大量生產方式出現,市場全球化、海洋運輸成本低,運送量大,所以由海洋國家主導世界。當前歐美海洋國家現代化,已經步入工業化城鎮化的高級階段,它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向歐亞非等內陸國家轉變和擴散,歐洲、亞洲、非洲許多內陸國家開始崛起,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開始加快,這三個大陸位於中國的西面,並且與中國緊密相連,人口佔到世界總人口的82%,發展的潛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這些國家的生產建設能力、交通運輸硬件水平還比較低,而這恰恰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從國際戰略格局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集中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主要的開放方向也是面向海洋的發展戰略,主要的貿易伙伴都在太平洋沿岸,中國西部的發展滯后,歐亞大陸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也略遜於太平洋外交。美國實施太平洋戰略,中國受到了美國的壓制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打開歐亞大門,發展自己的戰略空間,既是中國與東西亞地區利益所在,也是東西兩翼戰略再平衡。因此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實際上是為中國確定了向歐亞內陸開放的新的戰略方向,把這一戰略方向發展好,對中國的能源安全、貿易安全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隻有把面向海洋發展戰略和面向歐亞大陸開放的戰略協調好,中國發展的國際空間才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中國西部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定會帶動中國西部經濟的發展,西部的發展對中國可持續發展日顯重要,向歐亞腹地開放的戰略必然會伴隨著中國西部的大發展。一百多年前英國地緣政治專家麥金利曾經預言,包括中國在內的歐亞大陸腹地是全球戰略競爭的決勝點,中國新一屆政府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正是代表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力求走出傳統國際政治窠臼這樣一個發展中的中國與歐亞更為廣闊的區域聯合起來,共同繁榮的戰略預言。所以,我們期待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給中國和歐亞大陸帶來更大的繁榮,為世界人民造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