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諸多景點都曾結緣大片
“還是中國導演厚道!”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最精彩的武戲就在武隆天生三橋拍的
《變形金剛4》(下稱《變4》)熱映,武隆成了香港后花園,說好的“中國武隆”地標置入也打了水漂。武隆方已正式宣布向《變4》提起訴訟。
重慶武隆喀斯特旅游公司總經理黃道生說,同樣是打斗戲,8年前,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選址武隆。不僅留下唐朝驛站,景區人氣陡增,還沒收一分贊助費。
據介紹,2006年,武隆縣為提升景區名氣,特邀張藝謀打造“印象武隆”。“他帶團來考察,游客總量達不到他的要求。”原武隆景區負責人邵軍說,為此張藝謀提議,先拍一部電影,提高武隆景區國內知名度。恰好由張藝謀執導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正在選址,天生三橋順利成為該片外景拍攝地之一,張藝謀特意修改劇本。
劇組取景的大半月裡,景區全封閉,期間與景區方沒紅過臉。“贊助費一分錢沒交,但我們配合相關工作,如日常接待、提供道具等。”邵軍說,景區主動在原有驛道基礎上,投資400萬元建起唐朝驛站。張藝謀相當滿意,當即拍板將重要武戲定在武隆———數十名黑衣刺客從高達180米天坑懸崖飛身而下。
邵軍稱,張藝謀講義氣,盡管沒付贊助費,片末卻注明鳴謝武隆縣人民政府。“唐朝驛站允許我們保留作景點,還回贈馬車、服裝、兵器等道具作景區元素。”邵軍稱,影片上映一年間,武隆天生三橋游客量從8萬/年提升到20萬/年。如今景區年接待量已破百萬人次。
提起《變4》“武隆地標”事件,邵軍評價說:“還是中國導演厚道!”黃道生則說,《變4》違約事件負面影響雖大,但不影響武隆未來的宣傳路子,將抱著“無限歡迎”態度,期待國內外劇組青睞武隆。重慶晚報記者 李琅
除了以上兩部電影外,重慶還與不少國內知名大片結緣,重慶晚報記者為你分享幕后故事。
《1942》 拍攝地:民國街
“劇組還沒來游客就來了。”昨下午,兩江文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講述了民國街與《1942》結緣的全過程。
“當時馮小剛的這部電影需要一處老重慶的場景,他曾專門到重慶探訪老街,都沒有找到滿意地方。”該負責人介紹,兩江新區正有意打造一個文化旅游項目,便向馮小剛推薦了龍興榆林河旁地塊。馮小剛帶人來看過后非常滿意,覺得很有老重慶的感覺。2011年,劇組與兩江新區簽訂協議,隨后動工。“當時民國街還沒修好,連劇組都還沒來,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開車來拍照。”2012年3月,劇組入駐拍攝。
“《1942》上映后,我們順勢開始旅游宣傳,並且引進購物、餐飲、娛樂等住宿。”該負責人介紹,電影對民國街旅游起到了很好的推廣作用,已經接拍了6部電影電視劇和數部微電影。 重慶晚報記者 田曉
《十面埋伏》 拍攝地:茶山竹海
《十面埋伏》國內唯一外景地,在永川的茶山竹海。永川區旅游局營銷中心相關負責人稱,張藝謀到茶山竹海拍攝完全是偶然。
“2003年底張藝謀為拍《十面埋伏》全國找點,據說去過貴州、廣州等地都不滿意。一次在重慶轉機時,在機場看到報紙上一則關於茶山竹海的介紹和照片,於是私下到永川來考察。”該負責人說,張藝謀看了后很滿意,主動跟相關部門聯系。因為影片主要是自然景觀,景區並沒有投入太多,隻在竹林中搭了個竹屋。
“為了不破壞景區,打斗戲只是取了茂密竹林的景,然后在一塊空地上立幾根竹子拍的。電影裡那些砍竹、竹刀飛旋的鏡頭可能是后期處理的。”該負責人說,因為《十面埋伏》的拍攝,把這個景區帶活了。很多外地甚至境外媒體、游客,都知道永川有個茶山竹海。 重慶晚報記者 吳娟
《瘋狂的石頭》 拍攝地:山城重慶
2006年,寧浩拍攝《瘋狂的石頭》,投資300萬沖破2300萬票房,被業界稱奇跡的低成本電影,拍攝地就在重慶解放碑附近。
劇中,羅漢寺、過江索道、坡坎、棒棒、美女,城市風光自然成為免費廣告,有網友評價“太賺了”。盡管影片拍攝於8年前,植入廣告依舊明顯:黃渤駕駛貨車屬重慶大力搬家服務有限公司,啤酒出自“山城啤酒”,黃渤狼狽坐在解放碑街頭,身后透著“班尼路”門牌。
電影主要拍攝地在渝中區羅漢寺。“劇組很低調,長時間拍攝動作應該很大,但直到電影上映,劇組也沒通知我們。”渝中區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猜測,劇組銜接拍攝地應該很順利,如果有違約發生,宣傳部門會第一時間知情。重慶晚報記者 李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