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洋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前仆后繼"陷入"質量門"?

周琳、魏宗凱

2014年07月22日19:50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洋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前仆后繼"陷入"質量門"?

  福喜丑聞重挫美餐飲巨頭 “洋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前仆后繼”陷入“質量門”?

   新華網上海7月22日電(記者周琳、魏宗凱)美國福喜集團在中國的一家工廠使用過期原料的丑聞正在波及其合作伙伴,美國東部時間7月21日,百勝集團和麥當勞股價雙雙遭遇重挫。

   截至當日收盤百勝集團股價大跌4.25%,市值蒸發近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元),而在A股上市的上海福喜上游合作伙伴聖農發展的股價21日也一度下跌6%。

   無數的案例証明,食品安全鏈上無小事,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會給上下游帶來很大的震蕩。

   記者22日中午在上海多家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餐廳看到,前來就餐顧客並沒有明顯減少,相關產品已經停止供應。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必勝宅急送因為突然停用福喜供應的原材料而大受影響,顧客訂單也明顯下降。

   福喜集團21日聲明稱,公司已成立調查小組,全力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並同步進行內部調查,並願為整個事件承擔全部責任。

   百勝、麥當勞相關人士22日表示,目前仍在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對企業損失尚未進行評估,也沒有和福喜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聖農發展公司也通過媒體表示,確與上海福喜有供貨合作,后期是否會取消供貨要根據上海福喜事件處理結果來定,但聖農發展與美國福喜集團的合作不會受到該事件影響。

   近年來眾多重量級的“洋品牌”丑聞頻出,前赴后繼地陷入“質量門”,已成為中國市場景觀。為什麼“洋品牌”一進入中國市場就會放下“高大上”的標准和要求,值得人們反思。

   2013年3月,瑞士璽樂集團旗下美素麗兒品牌被曝光,其蘇州工廠通過擦除原有標識、重新噴碼、私印外包裝盒等方式,將國外奶粉批號篡改后貼牌銷售,並用來路不明的進口奶粉和過期奶粉非法生產嬰幼兒奶粉。目前該品牌已基本從市場上消失。

   2011年9月,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集團沃爾瑪在重慶因假冒“綠色豬肉”事件被處罰整頓。據重慶市工商局通報,2006年——2011年間,沃爾瑪在當地的門店就因銷售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虛假宣傳等行為,被工商部門處罰過21次。今年5月,沃爾瑪在杭州的一家門店又因涂改商品生產日期被處罰。

   一些登陸中國的國際品牌,對產品質量缺乏責任意識。ZARA、范思哲、路易威登、巴寶莉、阿瑪尼、香奈兒、迪奧等國際大牌都曾在中國抽檢質量不合格。許多知名服裝品牌甚至沒有在中國設立統一的售后服務電話,提供售后服務和退換貨的規定也很苛刻。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認為,中國現行法律法規設定的違法成本低,是國際品牌屢次“犯險”的主因。而在歐盟,觸犯反壟斷法規的公司最高將被處以相當於違規年營業收入10%的罰款。2011年4月,日化巨頭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歐盟反壟斷機構處以近3.2億歐元罰款。

   相比之下,一些“洋品牌”在中國即使出了質量問題或欺詐案件,罰單往往隻有幾十萬元,根本感覺不到“痛”。堪稱國內處罰“大單”的沃爾瑪連鎖店銷售假“綠色豬肉”案,最終罰款也隻有269萬元。

   專家認為,一些國際大牌到了中國之后對自己的商譽不夠重視,與整體的商業環境也有關系。一方面是消費者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心理,另一方面我國相關法律也仍有健全和從嚴的空間。

   上海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專家組成員沈建華說,在國外如果發現類似事件,企業會徹底完蛋,永無再生之日,不僅被罰得傾家蕩產,也會遭到合作伙伴的拋棄。而在中國,企業違規后可能“借尸還魂”,重新注冊一個公司,“制度上亟須補好缺口,避免企業違規卷土重來。”沈建華說。

(責編:王溪、劉陽)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