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經濟普查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

2014年08月03日13:14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經濟普查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

第三次經濟普查宣傳漫畫

經濟普查是指通過調查了解國家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產業結構以及經濟效益等情況並據此建立基本單位名錄庫和數據庫系統的過程。經濟普查被喻為“大國體檢”,它不僅是了解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還是我國進行五年規劃的重要參考依據。

國務院發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七條規定,經濟普查工作每5年進行一次。歷經5年發展,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基礎信息數據庫和統計電子地理信息系統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隻有獲取最新的、准確的數據,才能完成這些系統的升級與更新,進而提升社會服務質量。開始於2013年12月31日的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其重點即在於了解2008年12月31日第二次經濟普查以來我國第二、三產業的規模、結構及效益發生了哪些變化,分析各個產業在省、市、縣的經濟區域內佔據什麼樣的地位。

筆者認為,進行經濟普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在於“三個摸清”“三個准備”。

“三個摸清”即摸清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摸清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摸清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摸清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意在獲取與我國第二、三產業發展相關的重要數據信息,如產業規模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技術水平提升、產業要素組成等,尤其是近幾年增速明顯的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摸清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有利於政府部門加強和完善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的完善。

摸清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第三次經濟普查要摸清制約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攔路虎”,摸清打破我國經濟平衡發展的“絆腳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隻有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做到對症下藥,才能探索出最佳解決方法。例如,通過經濟普查,我們能夠發現,當前基於循環經濟的工業生產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工業生產中的資源浪費問題嚴重,資源匱乏成為擺在工業生產面前最嚴峻的問題之一。5年中,發展速度最快、最引人關注的房地產行業存在生產盲目、產能過剩等問題,等等。

摸清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當前,就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存在兩種極端認識。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將成為未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果第二、三產業的企業持這種觀點,會導致部分企業不思進取、故步自封,最終被殘酷的市場競爭所淘汰。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經濟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遙不可及,超過歐美經濟發展水平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持這種觀點的企業會表現出消極被動、銳氣不足的傾向。通過第三次經濟普查,人們可以清醒地看到我國與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之間的距離,進而促進國內與國外在相關領域的經濟合作,有利於中國成功借鑒他國成功經驗,促使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三個准備”是指為“十三五規劃”做准備,為第三產業的高速、持續、穩定發展做准備,為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做准備。

為“十三五規劃”做准備。通過第三次經濟普查,發現目前我國第一產業佔GDP比重為10%左右,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為44%左右,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為46%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需要鞏固農業基礎,提升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的支撐力度,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全面發展服務產業。因此,在農業方面需加強現代農業建設,堅持普惠制農業補貼政策,鼓勵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在農地征用時以保障農民利益為前提。在工業和制造業方面需加強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鼓勵運用產業與技術緊密結合的方式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研發,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比重。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對“十二五規劃”前半個時期進行的總結,更是為“十三五規劃”的制定提供參考,防止政策制定的盲目性,降低投資風險。

為第三產業的高速、持續、穩定發展做准備。第一、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由於受經濟指標與統計方法的局限,無法獲取第三產業經濟發展的准確信息,妨礙了國家調控政策的制定與產業發展的指導。第三次經濟普查對第三產業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了解,加強了對與人們生活聯系緊密的金融保險業、高新科技產業、信息產業、業務咨詢產業等行業的信息收集,有助於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解決我國第三產業產能低、效益低、市場化程度低的“三低”現狀,提升第三產業服務水平,創新第三產業經營模式,改進第三產業生產方式。

為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做准備。經濟普查工作根植於民,為民服務,與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濟普查雖然是對信息的匯總,但其目的卻是要通過對匯總的信息進行處理與分析,解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進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通過第三次經濟普查對國內生產水平進行的准確核算,可以推測出當前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總體水平,為實現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良的目標提供努力的方向。

定期開展經濟普查,是認識國情、摸清家底的重大舉措,是提高決策和管理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當前,我國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特別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任務繁重艱巨。我們必須進一步摸清底數、搞准情況,為有效應對風險和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信息依據。苗壯 左強(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責編:羅知之、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