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空有名氣難有財氣 動漫企業“套現之路”該往哪兒走?

羊城

2014年08月09日16:19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空有名氣難有財氣 動漫企業“套現之路”該往哪兒走?

  圖/鄺野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著名動漫大師宮崎駿所屬的工作室吉卜力的命運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熱點。從最初日本媒體驚爆吉卜力將全面停擺,到后來工作室出面辟謠,盡管真相還有待求証,但事件從側面折射出整個動漫行業的窘境。

  每天的18點到20點之間,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動漫時間,然而人們或許從來不曾想過,這些帶給孩子們快樂的優秀作品團隊境遇並不美好。

  “預計未來5到10年,這個行業可能會有較良性的發展,估計那時候進入比較好。”亞洲動漫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會長蘇永樂頓了一下,然后半開玩笑地對羊城晚報記者說,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進入得太早了。

  “很多人覺得我們這個行業風光,充斥著資本、創意和美好,事實上,行內人都知道,這條路並不好走。”一名行業協會人士略帶遺憾地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在廣州,行業內的能人流動速度越來越快,但“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跳出這個行業了。”

  吉卜力:

  名氣與財氣不對等

  吉卜力是一代人最純真的動漫記憶,它的出品讓宮崎駿名揚海外。由它制造的《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等經典卡通形象影響深遠。

  但在日前日本TBS一檔訪談節目中,吉卜力工作室社長鈴木敏夫公開吉卜力工作室制作部門將要面對重組或解散。有媒體評論稱“這則消息雖然並沒有完全說明吉卜力未來的走向,但是卻標志著吉卜力宮崎駿時代的正式結束”。

  盡管現今又有各種辟謠消息,聲稱吉卜力並不會解散,且宮崎駿還有回歸可能性,令前段時間的“解散說”被冠上炒作之名。但即便是炒作,也側面証實了吉卜力處境的確不佳。

  而這“不佳”中的最主要因素,來自於最現實的金錢——吉卜力工作室的財政危機傳聞由來已久,社長鈴木敏夫在訪談中也表示財政壓力是吉卜力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從吉卜力的財報中顯示,維持工作室運營的成本每年需要100億日元,但是動畫票房的收入遠遠不能覆蓋其成本。高?勛隱退作品《輝夜姬物語》僅有51億日元的收益。雖然2013年宮崎駿《起風了》的票房破百億日元,但是僅僅在人工成本上就有20億日元(約1.6億人民幣)的賬單。一句話,吉卜力入不敷出。

  喜羊羊式生存:

  靠補貼熬過難關

  提到現在中國最火爆的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簡稱《喜羊羊》)不可不提。與輝煌一時的吉卜力一樣,喜羊羊的成功如今也被載入中國動漫史冊,在有關它的介紹中,所獲榮譽無數。但同樣,《喜羊羊》也面臨著高投入低回報的問題。

  “據我了解,制作費用方面,3D動畫片1分鐘要兩萬元,二維平面的,1分鐘要8000元。現在的制作情況,一般都會在幾百到一千分鐘。像《喜羊羊》已經幾百集了,播出的時候就算15分鐘,那制作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但是據說,像央視1分鐘給的就800塊左右。過去在日美歐動畫擠佔播出時間的情況下,國產動畫播出機會並不多,現在稍微好些了……”

  廣州動漫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范旭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想要通過播出來賺取回報,對於國產動畫片來說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對於一些動漫公司來說,能夠在電視台播出,已經不錯了。”

  如果投入產出比如此不堪,那麼中國的動漫公司都是如何生存的?話到這裡,中國特色的“動漫專項補貼”隆重出場了。

  據一名在廣州動漫圈頗有威望的從業人員稱,其實《喜羊羊》最初也經歷過“彈盡糧絕”,“他們內部的人跟我說,2005年前后,似乎情況很不好,好在最后拿到了600萬元的國家補貼,隨后找到了市場上比較好的盈利點,最終撐了下來,走到今天”。

  事實上,國家補貼救活了數以千計的動漫公司。就在三個月前的深圳文博會上,就有動漫行業人士直言,業內數千家動漫企業在國家補貼政策調整過后選擇關門。“補貼救了中國動漫,也害了中國動漫,”以上廣州業內人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不少動漫公司成立之初就是沖著補貼去的,產品粗制濫造,成本低於補貼而從中獲利。

  開發動漫衍生品

  隻有少數成功

  “我們現在已經把旗下的動漫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可以做授權的,包括‘巴拉巴拉小魔仙’、‘鎧甲勇士’等四個品牌,另一種更多的是做營銷的,我們叫‘潮流動漫’。”奧飛動漫授權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授權部雖然還很年輕,但公司非常重視這個部門。”作為最直接,也是最順理成章的套現渠道,動漫衍生品這塊硬骨頭大家都在啃。“現在還是文具、玩具授權合作比較多,希望能夠將品類更快地鋪開。”

  然而在等待衍生品渠道打通和市場環境規范起來的時間裡,動漫企業不能只是等待。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動漫產業產值(銷售收入)平均增長速度在24%以上,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15個百分點,高於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4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動漫產業共有企業約4600余家,從業人數近22萬人,2013年產值為870.85億元,是2010年的1.85倍。2013年我國核心動漫產品出口額達到10.2億元,同比增長22.80%。在二位數增長背后的文化產業大繁榮景象裡,動漫公司們正抵死游向對岸。而分散風險,多元發展則像是為自己套上一個救生圈。

  動漫企業們都在找分雞蛋的籃子。而如今看來,動漫企業能力范圍之內最能夠到的籃子分別是游戲、漫畫和電影。以近年來業績頗為出色的奧飛動漫為例,在收購喜羊羊之后,喜羊羊系列電影繼續保持高票房,《巴拉巴拉小魔仙》電影交出的成績單同樣令奧飛滿意,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電影直接帶動了5000萬元的衍生品銷售。

  此外,羊城晚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的半年時間內,其先后收購了方寸科技、愛樂游和廣州葉游60%股權,劍指游戲業務,同時又收購了魔屏和壹沙兩家漫畫公司,夯實上游內容基礎。

  動漫企業做不起

  迪士尼樂園夢?

  自家動漫系列能夠強大到撐起一座“迪士尼”或許是動漫企業的終極夢想。但現今我們距離這座“終極套現利器”還有一大段距離。

  “在歐美的動漫商業體系中分工是很明確的,總的來說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文化生產,二是實體的商業消費,前者為后者服務。”中影電影數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動畫制作分公司專家劉德新在其所著的一篇論文中如是寫到。他在文中舉例說明:“一般而言,美國的TV Show都是26集的半年檔,如果很受歡迎,就會有第二季,甚至更多。這種和電影比起來投資小,但可以在電視上持續播出的方式,目的就是為了讓觀眾保持住對‘電影裡故事和角色’的喜愛,從而達到在‘實體商業’銷售中持續獲利的目的。我們還可以參考另一個實體商業的例子——迪士尼電影的盈利額和迪士尼樂園比起來,隻能算零頭。”

  而事實上,主題樂園的超強盈利能力使得其成為了動漫和娛樂行業的共同追求。作為衍生品裡的“巨頭”,沒有人不知道主題公園的能量。但想要從上游的產品制作進入到類似迪士尼的實體商業,門檻非常高。如今在中國,娛樂公司們已經開始發力——以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和萬達為代表的娛樂玩家們正大張旗鼓宣傳旗下“實景娛樂”項目,相對比,動漫企業們則顯得一片寂靜——似乎隻有深圳華強和幾家其他公司在運作相關項目,且顯得十分低調。

  “迪士尼也是經過時間錘煉的,而我們和歐美的差距可能不止十幾年”,廣州某動漫公司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說出來可能有點得罪人,但我們的確還沒有過硬到可以撐起一個主題樂園的動漫形象,當然,要培育出像米老鼠那樣的經典也還是需要過程。但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的營銷如今確實越做越好了,希望能夠加快這個進程。”(記者 劉珊 馬化展)

  2013年以來國內動漫業收購事件不完全統計

  企業 收購事件

  奧飛 收資訊港、原創動力、方寸科技、愛樂游、葉游、魔屏和壹沙等

  光線傳媒 收購仙海網絡、藍弧文化、熱鋒網絡、天神互動等

  互動娛樂 收購暢娛天下、谷果、天佑科技等

  美盛文化 收購締順、荷蘭Agenturen en Handelsmij Scheepers B.V.

  中青寶 收購蘇摩科技、美峰數碼

  掌趣科技 收購玩蟹、上游信息,擬收購藝動創新

  浙報傳媒 收購邊鋒、浩方

  愛使股份 收購游久時代

  華聞傳媒 擬收購漫友

  整理/馬化展 制圖/李金寶

(責編:譚翀、夏曉倫)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