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

“千年守護者”吳金填:月記窯不說話 我要讓它活起來

2014年08月18日23:25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1

 人民網泉州8月18日電(黃丹妮 蔣巍念)清晨的陽光喚醒樹的枝椏,有著“千年記憶守護者”之稱的吳金填如往常一般,踏著石磚來到月記窯裡查看。5年前,他放下在上海小有名氣的陶瓷工作室,告別子女成歡的家庭,孤身一人來到這座即將被推為工業用地的明清朝代的名窯-前安了家。

吳金填:這裡的窯都破了,瓦片都漏雨了,全部都是泥土路,那些養牛的工棚都要倒了。就是一種責任,因為它延續了幾百年制瓷的窯,中國很少,作為陶瓷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

吳金填口中的“窯”,是指俯臥德化縣三班鎮上400多年的月記窯。數百年來,多數古窯址或遭毀棄、或隱沒於世,唯有月記窯,以柴為食、薪火相傳,延續著生生不息的瓷史,成為目前德化縣保存完好、最為久遠的龍窯,是德化古龍窯的活化石。然而,當最初的那份責任感褪去,家人的不解和創業的艱辛,一度讓他產生放棄的念頭。

吳金填:當然這個過程是很艱辛的,人家當地農民都看不上的地方,你一個外來人怎麼會待在這裡。很多海外藝術家都在這裡待不下去,所以偶爾我也會有過放棄的想法。因為來這裡畢竟都是北京、上海各大美術學院的學生,他們待了一段時間就要走了,最后還是隻剩我一人。你也不知道未來要怎麼發展、如何支撐這裡,外面的誘惑和名利也太多。

回首這段掙扎的歷程,吳金填感慨,如今挽留自己的不是古窯,而是愛陶的靈魂找到了故土。

吳金填:這種千百年的制瓷窯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在這裡,可以讓我找到無窮無盡的力量,給我的藝術創作以生命力和創造力。平時大都是我一個人守在山裡,這種孤獨會讓你清醒、反思我們與人和窯的關系,這時我們就得到了大愛,而非孤獨。

然而,作為古代“海絲”重要物質載體的陶瓷,德化窯的柴燒文化雖然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但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柴燒技術已基本上被現代工藝的手段所取代,如何使古龍窯和柴燒技藝完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下成為困擾當代陶藝家的一大課題。

吳金填:怎麼保護窯?窯不會說話,燒窯的人都是當地傳統的工藝人,我來就要改變它的生命,我希望它活起來。我現在在思考東方和西方窯的形式、燒窯的結構,借此帶動很多創作者到這裡燒,價值就完全不一樣。

吳金填說,窯是陶瓷的母體,不能因為它與時代不相符就隨意拋棄,而應該在發展中找到二者的平衡點。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不是路,而是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吳金填:陶瓷就是溝通中西方文化的神者,就像西方傳教士將哲學、科學傳入中國一樣,我們是將文化附屬在陶瓷上傳入西方。在改革開放初期時,陶瓷只是一個低廉的工藝品輸至西方,但今天陶瓷賦予我們時代的責任則完全不同,我們如何帶著思考、審視面向未來,如何思考陶瓷這個文化名片。如何用東方精神賦予陶更多文化人文內涵。

基於此,吳金填借助400年前頗有影響的古窯址創辦了“月記窯國際當代陶瓷藝術中心”,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陶瓷藝術家加盟,他們用現代的思想和眼光在“月記窯”進行創作,讓月記窯在新時代發揮著新的光彩。

吳金填:從我的夢想來講,我希望30年后這裡能成為一個世界陶瓷藝術家的聖地。為什麼?因為我有一個窯,一個偉大的母親在這裡,可以號召全世界失散的孩子回到這裡。

當然,要推廣這個有一定難度,需要時間的積澱,我們分為幾部分走。一部分是經常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這裡創造,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和火花﹔另一部分是真正建一個現代美術館,每年做一個歐亞美術館聯盟﹔此外,我們想在山上建一個書院,讓陶瓷藝術、東西方的哲學等內涵都可在這裡感受。通過這幾點的鋪墊,加上時間的幾點,我相信古窯會越來越有生命力。

(責編:夏曉倫、劉然)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