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誕生14年仍長盛不衰、風靡海內外的中國文化精品,一位法國觀眾在觀看演出后留言,“普通的歐洲人以往隻知道簡單的中國文化符號,最多知道有個絲綢之路,並不知道中國有個蘭州,還有個敦煌,現在好了,中國文化的魅力真正感染了他們。”
8月22日,大型舞劇《大夢敦煌》主創人員與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採訪團面對面,分享這部凝聚絲路文化精華的藝術經典台前幕后的故事。
絲路文明孕育的藝術“奇跡”
《大夢敦煌》以絲綢之路敦煌莫高窟藝術創造歷史為背景,講述了青年畫師莫高與大將軍之女月牙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自2000年首演至今,《大夢敦煌》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文化藝術類最高獎項,累計演出一千余場,其中國外演出111場,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品。
《大夢敦煌》演出團隊蘭州歌舞劇院,偏居西北一方,卻能夠先后打造出《絲路花雨》《大夢敦煌》《西出陽關》《鼓舞中國》等一系列藝術精品,被喻為中國舞蹈藝術的“奇跡”。
《大夢敦煌》節目主創、國家一級編導,蘭州歌舞劇院創作研究室主任蘆家駒認為,甘肅得天獨厚的絲路文化底蘊,是孕育藝術精品的“沃土”,“我已經記不清去過多少次莫高窟,每次都被震撼,都有收獲。”
蘆家駒說,《大夢敦煌》這部作品經久不衰的原因在於,用藝術的形式完美地再現了敦煌藝術的魅力,“僅僅是飛天的形象,就有五六種之多”。
“隻有優秀的民族文化,才能獲得世界的認可”,蘆家駒說,“我們每次在國外演出,沒有外文字幕,也沒有旁白,隻有舞蹈動作,卻一樣能夠打動觀眾,讓人熱淚盈眶。演出結束后,觀眾掌聲持續半個多小時,久久不散。”
民心相通的文化載體
習近平主席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提出了“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
敦煌藝術是絲路文明的一顆明珠,而舞蹈這種沒有國界的藝術形式,無疑是傳播絲路文明、連通民心的最佳載體。
蘆家駒透露,《大夢敦煌》目前正在籌劃芭蕾舞版本,把中國傳統絲路文化用西方的藝術形式表達,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溝通。
我們相信,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進,乘著文化“走出去”的東風,古老的絲路文化會以多姿多彩的形式,走向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