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正在尋找經濟結構轉型之路,不再依賴能源,而是廣泛吸引海外投資。
如今,為在伊斯蘭金融領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創造更具有競爭力的機構,巴林伊斯蘭銀行業上演了許多兼並之舉。2013年,巴林Elaf Bank,Capital Management和Capivest三家伊斯蘭銀行完成合並。合並后,所有者權益將達到3.4億美元,總資產超過4億美元,業務遍及中東北非、歐洲和亞洲地區
今年3月初,在歐洲貨幣海合會金融論壇中,拉希德·馬拉吉透露2014年將會有更多的銀行並購案發生,“我們現在手頭上就有一到兩個(並購案),我們會拭目以待”
7月初,巴林政府出台了最新的簽証政策。根據政策,從2015年開始,巴林將對超過60個國家的居民提供落地簽政策。至此,巴林已經向近100個國家提供了落地簽服務。
“此次改革將提升巴林商務環境、吸引對內投資,推動經濟增長,並有助於創造就業”,巴林王儲、第一副首相兼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沙爾曼王子,在內閣會議上宣布了最新的簽証政策。
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代理行政長官卡馬爾·艾哈邁德(H.E. Kamal bin Ahmed)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巴林的新政策是眾多海灣國家中最靈活的簽証政策之一,“縱觀歷史,開放是巴林經濟發展的傳統,也是進行貿易和投資的一般規則”。
事實上,巴林正在尋找經濟結構的轉型之路。2009年,巴林經濟曾遭受重創。當年國際油價暴跌,導致巴林國內出現了財政預算危機。
如今,巴林的經濟逐漸復蘇,2013年國內GDP增速達到5.3%,為近年來最高。這一次,巴林決心不再走依賴能源經濟的老路,而是廣泛吸引海外投資,積極發展金融、建筑和商貿行業,改革簽証制度只是巴林跨出的第一步。
積極引資
作為海灣六國中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巴林的自然資源也是最少的。正因為如此,巴林在招商引資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14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巴林2013年外國直接投資內存量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5.3%,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佔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3%,佔固定資本總額的15.7%,高於海灣合作委員會中的任意其他國家。。
卡馬爾·艾哈邁德告訴記者,目前巴林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是海灣合作委員會,其中又以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投資最多,投資額分別為63.75億美元和51.33億美元。除了海灣合作委員會,印度和土耳其的投資也很高,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亦然。
此次巴林修訂簽証政策,正是順應了其國內投資群體布局的趨勢,希望吸引更廣泛的海外資金。事實上,巴林一直是海灣國家的金融中心,但是近幾年卻被迪拜和卡塔爾搶了風頭。2009年金融危機,巴林房地產業遭受重創,也使得與金融行業相關的資產價值縮水。
如今,巴林的經濟正在逐漸恢復元氣。卡馬爾·艾哈邁德告訴記者,2013年巴林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達5.3%。同時,得益於私營業的不斷發展,2014年非石油業將呈現顯著增長,預計巴林今年非石油經濟的增長率將從2013年的3.0%增至4.4%左右。
但挑戰依然存在,首當其沖的就是來自“兄弟國家”的競爭。近年來,受國際油價波動之苦,越來越多海灣國家意識到不能過於依賴能源經濟,紛紛走上轉型之路。其中,又以發展經貿服務行業,成為各國的共同目標。
為了擴大國家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氣,海灣國家中的卡塔爾和阿聯酋率先出擊。2020年世博會將在迪拜舉行,阿聯酋成為了第一個舉辦世博會的中東國家。迪拜官員表示,2020年世博會將創造230億美元收入。
卡塔爾也獲得了2022年世界杯的舉辦權。舉辦卡塔爾世界杯期間,預計會有超過40萬球迷涌入。未來十年,每年將有370萬游客前往卡塔爾旅游。卡塔爾承諾將投入500億美元修建12座符合國際足聯標准的球場,同時增加五星級酒店的數量、修建高科技國際機場、升級國內交通系統等。
面對競爭,巴林人表現得十分坦然。“我們很高興看到2020年世博會和2022年世界杯都將在海灣國家舉行。舉辦國際大型活動對吸引國際投資者來我們地區投資非常重要”,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卡馬爾·艾哈邁德巧妙地將鄰國的優勢轉化成為了自己的機遇。
盡管如此,巴林也在加快行動。作為負責吸引外資的部門,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宣布,憑借其直接的推廣活動,2013年已有35%的國際商務活動在巴林開始運營。這些國際商務活動在近3年的時間裡,為巴林創造逾800份工作。
“很高興能夠看到由國際商務給這個王國帶來的強大信心。如果我們在這個地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和實施的改革能夠確保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我們相信這一投資趨勢將會繼續發展下去。”卡馬爾·艾哈邁德說。
建筑行業興起
近年來,巴林一直致力於實現經濟多元化,以擺脫過於依賴石油收入的窘境。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致使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巴林財政陷入預算危機。當年,巴林政府預算赤字達到14.12億巴第,約合38億美元,佔據當年GDP的7%,為歷史之最。為彌補預算資金的不足,巴林中央銀行分別發行2.5億第納爾(約合6.3億美元)的3年期本幣國債(約合6.63億美元)和5億美元的5年期外幣國債。
經歷過此次危機之后,巴林人決心大力發展非石油產業,政府將項目花費重點首先放在了住房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未來3年,巴林預計將實施價值34億美元的項目,涉及住房、公共設施和教育。其中,住房項目預計約佔總花費的一半,超過5000個住房單位計劃在這一時期內完工。這些住房單位是住房保障部實施計劃中的一部分,該計劃將於2014年至2017年間建造1.5萬個房屋單位,並在未來10年建造4萬個住房單位。
與此同時,今年年底巴林國際機場的現代化和擴張項目也將啟動,這將使得機場的客容量從900萬增加到1350萬。此外,法赫德國王跨海公路建設機構(KFCA)計劃在2014年9月完成沙特阿拉伯至巴林的鐵路研究。這項計劃是一個更大的海灣合作委員會鐵路網絡的一部分,預計耗資超過150億美元,花費7到10年時間完成建設。
而另一個優先領域則是能源供給。近年來,巴林國內的能源需求翻了大約一倍,從2003年的1400兆瓦漲至2012年的2967兆瓦。如今的電容量處於4000兆瓦,現有的輸電站已經不能滿足未來居民的電力需求,為此,巴林政府決定新建造兩個400千瓦的輸電站。
作為巴林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海合會援助基金的關注重點同樣在發展基礎設施和改善住房方面。
目前,海合會援助基金在總額100億美元的框架下,已經授標20億美元,並將於2014年底前再簽署總額30億美元的項目。在已簽署或者意向項目中,住房項目投資排在第一位,佔比37%,其次是水電設施以及機場擴建,分別佔比19%及15%。
外界分析認為,巴林經濟的增長模式在2014年很可能發生顯著轉變。受大量基礎設施項目的帶動,碳氫化合物行業的相對穩定將與非石油業的顯著加速增長形成對比。與之相反,建造業活躍度的提升將刺激制造業、金融業和零售業等其他行業的發展。私營業的平穩增長也將增加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鼓勵銀行放貸。
卡馬爾·艾哈邁德對此評價說:“核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不僅將推動2014年經濟增長,還將為巴林帶來更多長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石油業繼續穩步增長的同時,數個重大的項目正在進行。總之,無論今年還是未來,巴林經濟發展呈現樂觀狀態。”
伊斯蘭金融的活力
除了石油行業之外,金融服務業是巴林國民經濟的另一個支柱。如今,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佔巴林國內生產總值的19%,金融服務業佔17%,制造業佔15%。事實上,40年來巴林一直是海灣合作委員會中最發達的金融服務國家,巴林也是世界上伊斯蘭金融機構最為集中之地。
作為一種金融業態,伊斯蘭金融最早來源於上世紀60年代末,沙特在世界伊斯蘭大會上提出了建立國際伊斯蘭銀行的建議。70年代末,隨著巴林離岸銀行中心出現后,一批伊斯蘭銀行受當地優惠條件和業務機會吸引,紛紛移師巴林,使巴林成為世界伊斯蘭銀行中心。
伊斯蘭金融的經營思想源於《古蘭經》、《聖訓》和伊斯蘭教法,先知穆罕默德親眼目睹了囤積、投機和高利貸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和社會不公,發布了禁止收取重利的指令。因此伊斯蘭金融的主要特點就包括禁止收取和支付利息,不可以做任何債務交易,禁止投機等。
不收利息,不准投機,對於伊斯蘭金融的經營者而言,隻能不斷開發新型的金融產品,採用變通方式獲得利潤,比如允許在一定原則和條件下收取費用、酬金和佣金。
卡馬爾·艾哈邁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巴林是開發符合伊斯蘭教法的金融產品和結構的先驅。巴林中央銀行率先在海灣地區發行伊斯蘭債券。通過推動新產品開發、文檔記錄和標准化的國際組織,巴林還在促進伊斯蘭金融工具發展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巴林中央銀行還發布了許多監管措施,反映了其創造最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金融機構的長期承諾。“這些舉措促進了制定對於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咨詢公司的監管規則,這些公司致力於縮減成本,尤其針對小型機構,幫助他們發揮一些作用。”卡馬爾·艾哈邁德告訴記者。
2008年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各大西方金融公司損失慘重。但大部分伊斯蘭金融機構保持了較低的杠杆率和高流動性,不僅平穩度過了危機,更是獲得了新的發展。卡馬爾·艾哈邁德告訴記者,國際金融危機后,伊斯蘭金融業增長強勁。“2013年底,伊斯蘭銀行業資產已達到1.7萬億美元,在過去4年裡保持約17.6%的年增長率。”
這顯然與伊斯蘭金融獨特的經營理念不無關系。談到風險控制時,巴林央行行長拉希德·馬拉吉(Rasheed Mohammed al-Maraj)曾告訴記者,伊斯蘭金融由於其獨有的教義規定,不可以投資於引發次貸危機的資產,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
“當時其實有一些國際銀行試圖將這樣的產品賣給我們,做了一些包裝,表面看起來符合伊斯蘭教義,但是我們沒有購買。伊斯蘭金融機構被禁止在任何市場上進行投機,不可以提供貸款。這些自我保護機制保護了伊斯蘭金融最初免於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拉希德·馬拉吉說。
如今,為在伊斯蘭金融領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創造更具有競爭力的機構,巴林伊斯蘭銀行業上演了許多兼並之舉。2013年,巴林Elaf Bank,Capital Management和Capivest 3家伊斯蘭銀行完成合並。合並后,所有者權益將達到3.4億美元,總資產超過4億美元,業務遍及中東北非、歐洲和亞洲地區。
今年3月初,在歐洲貨幣海合會金融論壇中,拉希德·馬拉吉透露2014年將會有更多的銀行並購案發生,“我們現在手頭上就有一到兩個(並購案),我們會拭目以待”。
巴林銀行業的合並也得到業界的支持。巴林國家銀行CEO Abdul Razak Abdulla Hassan al-Qassim同樣在上述論壇上堅定表態:“我們必須擁有更強大的機構,這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事實。”
期待與中國合作
巴林開放的商業環境也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近年來,巴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等重要經濟體之間進行了數次訪問以加強彼此的聯系。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強調,海灣市場如今價值已超過1.5萬億美元,預計在2020年將達2萬億美元。
同時,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推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前往中東地區淘金。而巴林是通向沙特阿拉伯等海灣國家最大的市場入口,被稱為“中東的香港”。
2011年,中國成為巴林第一大進口國,非石油進口品總量逾10億美元。同時,中國是巴林在非海灣合作委員會的第三大商品出口地。
緊密的商貿合作,讓雙方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駐WTO前大使孫振宇曾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與韓國達成FTA協定之后,中國的下一個目標是海灣地區,“應該盡快與海灣國家完成自貿區協定的談判”。
事實上早在2004年,中國與海灣國家的自貿區談判就已經啟動。然而由於近年來中東政治局勢的影響,雙方的談判一度在2009年中斷。今年3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沙特王儲兼副首相、國防大臣薩勒曼時提出,雙方應加快推進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區談判。
對此,卡馬爾·艾哈邁德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巴林十分支持與中國建立自貿區,致力於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和中國間實現自由經濟貿易。“無論是中國還是海灣合作委員會,都將從自由貿易中受益。與中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將創造新的商業機會,自由貿易協定使之更加繁榮發展。”
而在巴林當地,“中國制造”的商品也頗受歡迎。胡先生是中國中東投資貿易促進中心經理,在他看來,“中國制造”的商品在巴林是最受歡迎的。“商品多樣、質量良好、價格合理是中國商品取得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胡先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如今,巴林正在打造“龍城”項目,計劃在巴林“迪亞爾·穆哈拉克”房地產項目區域建造一個佔地面積為5.4萬平方米的商城。該項目一期工程計劃於2015年竣工,提供包括電子產品、紡織服飾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品。
事實上,巴林“龍城”項目正是受到了迪拜“龍城”項目的啟發。2004年,迪拜“龍城”項目建成開業,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海外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批發分撥中心,每年通過“迪拜龍城”成交的中國商品年貿易額超過百億美元。
“這個項目將極大促進中國和巴林之間的貿易關系,並將巴林打造成通往海灣市場的大門。” 迪亞爾·穆哈拉克董事長(Abdulhakim Al Khayyat)表示,“這在巴林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將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眾多商家將從這個投資1億美元的項目中獲益,並且當地還將建造一批中小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