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爆的馬來西亞樓市近期有些不樂觀。多數看客將當地樓市成交量急劇下滑的背后推手鎖定為“馬航事件”,其實不然,其背后更多的是政府之手在起作用,即將出台的消費稅、調高的房屋轉讓稅以及房產盈利稅等都讓樓市告別了快速增長
“馬來西亞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階段過去了。”馬來西亞當地的房地產商蔡兆源(音譯)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馬來西亞樓市處於高速發展中,但是從2013年底開始,當地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成交量都在下滑。“特別是在馬航事件之后,房地產行業更加乏力了。”蔡兆源稱。
馬來西亞國家產業資訊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當地房屋價格指數僅漲8%,為201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小增幅﹔房地產商推介的房地產6339個,隻有30%成功售出。
那麼,令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急轉直下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當地房地產市場又將何去何從?
價值回歸
“這幾年,吉隆坡的房價上漲非常明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居民Kesuari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3年前13萬馬來西亞林吉特(約合人民幣25.2萬元)的房子(40平方米左右)如今售價達40萬林吉特(約合人民幣77.8萬元),吉隆坡的房價在3年之內漲了3倍多。
Kesuari還告訴記者,他姑媽在柔佛州的一套一居室的公寓,去年的拍賣價格也達到了快80萬元人民幣,“之前這樣的房子價格在15萬林吉特(約合人民幣29萬元)已經很不錯了。”
“相對其他國家10年至15年的慢速成長,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市場成長非常快,特別是新樓盤。”一位當地的中介商表示,特別是從2008年至今,很多樓盤都在5年以內開發到位,且這些地方消耗的物資也在不斷增長,大致是以前的10倍。
根據台灣長富地產與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所作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吉隆坡的房價漲幅在2013年達到17.18%,居亞洲之冠。有研究數據表明,從1990年至2013年,吉隆坡房價在這23年內增長了4.3倍,年均漲幅為6.55%。
另外,馬來西亞檳城的房價更是漲勢逼人。數據顯示,檳城房價在過去5年提高了25%,成為馬來西亞房價最高的一個州。檳州消費人協會甚至形容,隻有富有人士才能夠在這個世遺城市購屋居住。
在中投顧問房地產行業研究員殷旭飛看來,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市場之所以出現如此火爆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當地土地成本低廉,房價相對低。“豐富的旅游資源對附近國家的富人們吸引力較大。”殷旭飛說。
Kesuari則告訴記者,在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下,外國退休人士不斷涌進也間接造成此種現象的出現。
不過,在當地房地產商看來,高漲幅並不等於高房價。在亞洲,吉隆坡的房價是普遍偏低的,如今這個漲幅,正好說明吉隆坡的房價,在過去多年來都被低估了。
“不僅是吉隆坡,其實整個馬來西亞的房價在過去都被低估了。”蔡兆源認為。
盡管過去5年來,馬來西亞的房價漲幅達40%,然而根據研究統計,馬來西亞房價的世界排名為第99位,當地的平均房價僅是中國台灣地區的1/3。
“所以,盡管馬來西亞房價經歷過此前的暴漲,應該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蔡兆源表示。
投資盛宴
仔細研究不難看出,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快速崛起和發展的背后,是多路資金的引入。
“這些資本推動了馬來西亞房地產高速成長的同時,也炒高了當地的房價。”獨立房地產經紀人Jeff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Jeff告訴記者,馬來西亞投資最熱的區域房價在過去3年翻了3倍,“這樣的漲勢不免讓人想到了中國2009年至2012年時房地產市場的情景”。
與此同時,多位在馬來西亞曾做過房產投資的開發商証實,過去兩三年時間,有一大批開發商來馬來西亞尋找投資的機遇。開發商們扎堆的原因之一,便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招商。
“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如此火爆,與當地政府的引導有很大的關系。”一位開發商直言。
“顯然,政府創造的投資環境是重要原因。”Jeff認為,國外的開發商能夠大規模進入馬來西亞投資,政策因素不可忽略。Jeff透露,他認識的幾家國內的房地產商,之前都在馬來西亞簽訂了一單或多單投資項目。
記者了解到,開發商們口中的“政策引導”,主要是指馬來西亞政府自2002年以來頒布實施的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據悉,2002年,馬來西亞政府推出“第二家園”計劃,2009年,這項計劃進一步完善,陸續放寬了簽証和國籍申請等政策。
Jeff指出,“這個計劃吸引最多的是周邊國家的投資者,特別是中國投資者。”
“中國投資者在不放棄原有國籍的情況下,可以在90天內拿到大馬10年的免簽証,並且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在銀行開戶,在馬來西亞成立企業。”馬來西亞拿督葉紹全曾公開表示,這項政策確實吸引了大批中國商人的到來。
國內的投資商碧桂園集團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第二家園政策是馬來西亞房產具備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該集團多個馬來西亞房產項目的推廣計劃中,這項政策被頻繁提及,以吸引中國買家的關注。
除此之外,當地人口增加也是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大力發展的基礎。2010年,馬來西亞政府宣布注資1720億林吉特推行“大吉隆坡計劃”,2017年該計劃實現后,吉隆坡的大量人口將會向馬來西亞南部遷移,吉隆坡總人口將從640萬增加到1000萬。
這樣的政策在開發商們看來,無疑蘊含著巨大商機。一位當地的開發商認為,這一計劃將帶動周邊商業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的發展,從而為房地產開發帶來機會。
馬來西亞財政部副部長蔡智勇也對媒體表示了對外商投資的歡迎,“2009年馬來西亞吸引外資總額50億林吉特,自從總理上任以后,頒布了種種改造計劃,在短短5年時間,吸引外資的總額得到極大的提高,截至去年,馬來西亞房產外資總額達到了380億林吉特。我們很歡迎國外公司在馬來西亞進行投資,我們近期的目標是1000億林吉特。”
據蔡智勇介紹,馬來西亞房產投資佔總額的10%至20%,主要集中在外商。“但是我們希望引導更多企業投資其他產業,比如工廠等,使投資不僅能夠帶動國家經濟,還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據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報道,馬中總商會總會長拿督黃漢良也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馬投資有上升趨勢,去年投資增長193%,主要投資領域在金融和房產。由此可見,在馬來西亞投資房產項目的大部分是中國開發商。
據報道,過去的5年裡,有大量的中國開發商到馬來西亞投資,這些投資的樓盤主要集中在當地的中部、北部和南部。
“中國開發商聚集投資的地方房價大約在8800至1.2萬林吉特/平方米不等,比周圍的地方貴1至2倍。”當地開發商介紹。
其實,對於中國房企來說,來馬來西亞淘金早有先例。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多民族構成的國家,其中華裔人口大概佔到25%,普通話和粵語都是當地的通用語言。
“高度的文化認同感,讓華南地區的房企對馬來西亞的土地躍躍欲試。”一位當地房產商告訴記者。
主動調整
就在外界認為馬來西亞的房價會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當地房地產市場卻出現了一些不樂觀的插曲。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房地產交易全年跌11%,是自199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而這一下跌趨勢也延續到了2014年。
蔡兆源有些遺憾地表示,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走向低迷,“曾經的黃金時期結束了”。
殷旭飛表示,接二連三的馬航事件,讓人們對馬來西亞當地安全、社會問題十分擔憂,消退了人們到當地旅游以及居住的願望。
不過,在房地產商陳美華看來,“馬來西亞的房價雖然漲幅開始下滑,可是並不代表它進入了低迷期。這樣的觀點太片面了。”陳美華認為,雖然馬航事件給當地的樓市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可是房地產出現波動的原因也不全是一些外圍因素。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稅也是導致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的原因之一。據悉,馬來西亞當地的消費稅將從2015年4月起開征,幅度為6%,不少開發商為爭取政策落實前的訂單,紛紛搶推房產計劃。
不過,馬來西亞銀行研究提醒,這波交易熱不容易延續,開發商恐怕高估了市場需求和消費稅落實后的房價,尤其在升息山雨欲來之際,樓市趨勢其實難以捉摸。
“隨著許多開發商依據消費稅調整房價和成本,房價可能提高6%,加上升息50基點的潛在沖擊,消費者的‘置產力’恐怕進一步下跌,進而拉低房價。”馬來西亞銀行提醒。
Jeff表示,因為過去3年馬來西亞的房價飆升過猛,政府也需要運用一些手段來保証房地產的穩定。
馬來西亞銀行還指出,馬來西亞家庭債務在2013年底攀至8540億林吉特,佔名目國內生產總值(Nominal GDP)的86.8%,雖然流動金融資產佔家債總額的160%健康水平,暫時不會引發樓市危機,但若現有打債措施效果不彰,不排除監管當局會加重打債力度,降低房產市場熱度。
記者從當地中介商了解到,近期,當地政府還調高了房屋轉讓稅,規定外國人在馬來西亞進行的房屋轉讓,不滿5年的按收益部分繳納30%的增值稅,而此前的規定是3年內轉讓收30%。而馬來西亞在期房交房前不允許房屋交易,加上馬來西亞的建設周期大多在3年至4年左右,因此投資者需要持有至少3年至4年。而對於馬來西亞的政治環境來說,3年至4年,可以發生的事顯然太多了。“所以,一些投資者如今正在躊躇,這也導致了近期交易量的下滑。”一位當地中介商表示。
為了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政府還提高了外國人在馬來西亞的購房門檻。此前,外國人要在馬來西亞買房,僅需購買50萬林吉特(約合人民幣97.2萬元)以上的房子即可,現在則需要購買100萬林吉特以上的房子,門檻提高了一倍。
不僅如此,馬來西亞2014年財政預算案也宣布了最新的房產盈利稅。新的房產盈利稅為大馬公民和永久居民若在3年內脫售房產,將被征收30%的房產盈利稅,在第四和第五年脫售的房產,則將分別被征收20%及15%的稅率。
馬來西亞房產協會認為,容易貸款及低房產盈利稅,是造成過度投機房產的因素,而政府新出爐的房產盈利稅制,是極好的措施,能減緩過度投機房產而飆升的房價。
馬來西亞購房者協會總秘書鄭金龍發文表示,該協會一直呼吁政府干預馬來西亞房價飆升,防止新一代大馬年輕人成為“無殼族”,尤其是居住在市區和近郊區的年輕人。
因此,有觀點指出,馬來西亞的房產交易量下滑,或許有馬航事件的影響,但是更多的是政府之手在起作用。
“對於未來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市場發展來說,及時調整是一件好事。”Jeff表示,如果等到房價增長到另外一個頂峰,再進行調整,則不會有很大的效果。
警惕風險
國際事件的影響,政府的政策調控,房地產交易量下滑……在這種背景下,馬來西亞還是否是房地產投資的天堂?
事實上,在開發商的眼中,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還是具有很大的誘惑力:那裡沒有限購、價格比國內便宜很多、貸款的額度高利率低、還可以通過“第二家園”計劃享受自由進出馬來西亞的便利。
的確,不得不承認,馬來西亞政府為吸引國外投資者,前期做了很多實質性的工作。特別是中國房企扎堆的柔佛州新山市,馬來西亞政府2006年便設立了依斯干達特區,與雪蘭莪州、西部巴亨和吉打並列國家四大特區,重振經濟。依斯干達特區與新加坡一水之隔,涵蓋新山市在內的5個縣市,面積是新加坡的3倍。
其實,依斯干達描繪的正是一個類似中國香港和深圳的故事,用來吸引投資者。因為地緣優勢,每天通過新山往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人次達16萬。
2013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兩國同意建設高鐵,經新山銜接吉隆坡和新加坡,將兩個國家的車程距離縮短至90分鐘。高鐵預計在2018年投入運作。
此外,在伊斯干達地區,低廉的土地價格和較少的稅收環節,無疑都在吸引著國內開發商赴馬來西亞開發。投資者也可以通過“第二家園”計劃,在大馬銀行存入大約30萬林吉特(不到60萬元人民幣),就可在馬來西亞享受10年內的自由出入。
如此看來,投資馬來西亞似乎真的很美好。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千萬要警惕美好景象背后的風險。
“隨著馬來西亞政府的一系列調控動作,國外客戶在馬來西亞的投資將受到進一步限制。”Jeff告訴記者。
對於國外開發商而言,在投資前必須要先全面了解當地的政策。據記者了解,國外開發商要在馬來西亞投資,需通過與本地企業合作的方式,華資公司必須將30%的股權分給馬來西亞本族的企業。除先進入的碧桂園外,后來的包括富力和雅居樂都是通過贈予股權的方式進行開發。
多位開發商對記者透露,如今,馬來西亞房價已不再如往昔那樣低廉。以國內多家房企集中的新山為例,隨著近年來房地產投資熱,新盤價格已經在2萬元左右,與吉隆坡不相上下。近期開盤的富力公主灣一期,價格就在2萬元/平方米到2.5萬/平方米之間。
而隨著樓盤供應過量,目前新山的成交已經開始下滑。根據國內代理機構的數據,近幾個月來,國內赴馬來西亞看房的人群急劇下降,很多赴馬來西亞的看房團已經取消,近期也無新的成交數據。租房市場也並不樂觀,目前多呈空置狀態。
“來馬來西亞的大部分是投資者,很少有租客。”一位當地的中介商告訴記者,一般租客都是旅游者,但是在馬航事件后,旅游者人數大規模減少,加上政府等因素,房地產交易量下滑,當地中介商也因此一籌莫展。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政府畫出的藍圖,更多地成為茶余飯后的笑談:新馬高鐵,傳了20年﹔新加坡和吉隆坡的快鐵,傳了10年﹔而迪士尼樂園,在傳了一代人之后,來了個樂高園。
當然,從客觀角度說,馬來西亞的置業優勢明顯。殷旭飛認為,“該地房地產依舊具有投資潛能。盡管馬航事件影響不小,但是馬來西亞優越的自然資源依然存在,仍然是度假旅游勝地,未來當馬航事件的陰影逐漸散去,當地旅游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Jeff看來,是否該投資馬來西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投資者如果希望馬來西亞樓市恢復到前幾年那樣的火爆,則需要相當持久的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