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

“漳州窯”制造的“福建青花”曾讓歐洲瘋狂

2014年08月26日09:0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漳州8月26日電(林長生)西方曾經把漳州陶瓷稱為“汕頭器”,后來,隨著考古發現和史料研究的深入,專家還原出漳州等地盛產的陶瓷通過月港運到海外的故事,讓人驚嘆的是,漳州大量的陶瓷讓起步較晚的歐洲沒法與之競爭,最后隻能走高端路線。

南勝窯的遺址,當時的燒造技術代表了明末清初漳州地區的水平。(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在經過文學大師林語堂故鄉漳州平和縣?仔的路上,人民網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行走新絲路”採訪組隨專家來到山上。走過一路的雜草樹叢,明清時的窯口,現在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勝窯址”靜靜地躺在深山的一片荒草中,和藍天白雲及溪流相映成趣。

“福建青花瓷曾經讓歐洲人熱切追捧過。”漳州市博物館李和安副館長說,隨著歷史真面目的呈現,歐洲人大量購買的“汕頭器”被証明是產於漳州的青花瓷。

位於平和縣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南勝窯址”。(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_

一個曾經美麗的誤會讓漳州陶瓷蜚聲世界。研究海洋貿易文化的廈門大學教授李金明告訴記者,“克拉克”原本是人們對葡萄牙船的統稱,當年“海上霸王”荷蘭劫持了葡萄牙的“凱瑟琳娜號”,把船上的陶瓷運到阿姆斯特丹拍賣,這批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引起歐洲王室的喜愛,將它稱之為“克拉克”瓷。

“從荷蘭人在阿姆斯特丹拍賣劫持到的青花瓷后,歐洲人開始懂得中國的瓷器。”李金明說,原來隻懂得使用木頭做的器具的歐洲人死亡率很高,“歐洲人認為中國的瓷器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漳窯展示館的仿制青花瓷(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后來,歐洲對這類青花瓷追捧導致需求量的增加。而景德鎮的官窯與民窯因為高嶺土的紛爭等因素,導致官窯生產中斷80年。期間,荷蘭走私者就直接到被成為“漳州河”的九龍江口來購買當地生產的陶瓷。漳州陶瓷也因此在歐洲打開銷路和名氣。

近年來打撈的龍海“白洋礁一號”沉船,發現了滿載的漳州瓷器。有些船隻也從汕頭到澳門往馬六甲海峽。像國家水下考古隊從“南澳一號”古沉船打撈出10000多件瓷器中,有8000多件為漳州生產的所謂“克拉克瓷”。

漳窯展示館仿制的四羊方尊(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李金明說,日本關東大學和福建省博物館聯合研究“汕頭瓷”,最后出了本《漳州窯》,讓漳州陶瓷的廬山真面目更多地為世人所了解。

歐洲人生產瓷器比中國大概遲了一個半世紀。李金明說,中國出口的比整個歐洲17世紀生產的陶瓷還多。荷蘭人曾寫過中國每年出口的瓷器達300萬件,不久將充滿整個歐洲。因為便宜陶瓷外貿渠道的打通,歐洲人沒辦法在競爭中生產生活用品,隻能轉向生產更高級的工藝品、藝術品。

南勝窯就是明末清初的漳州外銷古陶瓷遺址,像這樣的民窯遍及漳州漳浦、雲霄、南靖、華安、詔安等地。漳窯瓷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林俊表示,陶瓷是漳州400年前的一大產業,明末時漳州詔安畫家還到海外去學寫意畫,漳州青花瓷上的海水紋等就是中西合璧的文化體現。

“漳州民窯也有精品,有的還被故宮收藏了。”林俊說,不同於在南靖、華安燒的被稱為“漳窯”,在平和燒的就是所謂的“克拉克”瓷,他正在用傳統技藝仿制漳州的陶瓷,用水車的水動力日夜碓土,試圖重振當年漳州“克拉克”瓷的雄風。

(責編:田原、夏曉倫)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