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行走新絲路青海湖8月26日電(記者 劉文品 向淼)“環湖賽”、“民族文化旅游節”、“青海湖沙島國際雕塑與大地藝術節”、“青海湖國際詩歌節”,近年來,一系列的大型賽事和節慶活動,讓古老的青海湖開始高頻次的出現在公眾的眼中,由此帶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讓眾多的國內外游客前往這片高原之海,然而,如何讓急劇上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轉化為更好的經濟效益?如何讓青海湖的發展更加集約化?也成為有關部門思考的問題。
“過了日月山,眼淚流不完”,以前,青海湖地區一直給人民留下“貧瘠”的印象。然而,隨著近年來大型賽事和節慶活動的不斷舉辦,青海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直線上升。
數據顯示,2013年青海湖景區接待游客119萬,門票及其他收入約1.7億元,然而,這個數字並不包括逾百萬的游客在環湖地區的其他消費。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處副處長陳德輝告訴記者,近年來環湖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迅猛,他們每年會拿出景區門票收入的10%到15%去扶持鄉村旅游的發展,以期讓當地居民增收致富,從而更好的做好當地的環境保護工作。
據介紹,環湖地區注冊的餐館數量在116家,從業人數近500人,每年的營業收入約4500萬。然而,據不完全統計,並未注冊的餐館數量至少在200家。
當地相對粗放式的旅游發展方式也給環境保護帶來一定的壓力,包括污水處理、燃油發電等。據黑馬河鄉工作站社區工作人員講,旅游在給環湖地區牧民增收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新挑戰,大量游客集中在夏季進入這一地區,給這裡十分脆弱的環境帶來問題,亟待關注
相關專家建議,現在的青海湖應該充分利用其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做好旅游基礎設施工作,在保護和發展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比如說有人就建議,應該充分利用青海湖地區的太陽能資源,在區域內強制推行太陽能光伏發電,這樣既能保護環境,還能充分利用資源,一舉多得。”
“我們現在每年也給當地的群眾,尤其是學校的孩子們印刷環保手冊,告訴這些孩子們對於環保他們應該怎麼做,環保從娃娃抓起。”陳德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