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遺產保護與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梁彥敏接受人民網《行走新絲路》採訪團隊的專訪。(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人民網北海8月31日電(車柯蒙)北海市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在與泉州、揚州、寧波、廣州、蓬萊等市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簡稱“申遺”)伊始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北海市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遺產保護與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梁彥敏在接受人民網“行走新絲路”採訪團專訪時,就北海市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淵源,北海在“海絲”建設中遺產保護思路和規劃,以及申遺辦如何積極作為等話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北海申遺 厚積薄發
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北海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梁彥敏副主任介紹,北海市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是從2004年開始的,當年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專家學者匯聚北海,就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背景、歷史價值及其深遠意義展開廣泛的研究和討論。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海上通道,形成於秦漢,發展於三國隋朝,繁榮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由於歷史、地理的變遷,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性、階段性和時代性的變更,廣東番禺、福建泉州等也曾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但時間都晚於北海合浦,合浦作為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是毫無疑義的。
燦爛文化讓海絲遺址煥發新活力
“合浦漢墓群、大浪漢城址、草鞋村漢城址等歷史遺存,見証著2000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合浦的繁華,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的重要遺產點。”梁彥敏說道。
合浦漢墓群是我國三大漢墓群之一,有上萬座漢墓(封土堆)、出土文物逾萬件,幾乎在每座漢墓隨葬品中,都發現有從東南亞、南亞、西亞和地中海地區等地輸入的舶來品,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物証。合浦漢墓群是我國三大漢墓群之一,有上萬座漢墓(封土堆)、出土文物逾萬件。在漢墓群的密林旁聳立著一座挺拔俊秀的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文昌塔,昔日它見証了合浦港的繁忙,今朝它守候著漢墓群出土文物的安謐——一路之隔,便是陳列部分漢墓出土文物的合浦漢代博物館。大浪和草鞋村兩處漢城遺址解決了人們“沒有城哪有墓”的疑惑,大浪漢城址隱匿在合浦縣城東北約13公裡的石灣鎮,由城址、城牆、護城河、建筑遺址及碼頭遺址組成,其西面依托周江,其余三面有護城河環繞,並與古河道相連,印証了文獻中對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記載。
梁彥敏表示,北海正在把合浦漢墓群規劃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目前正修改規劃准備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大浪古城遺址正做保護規劃和展示方案,計劃能把漢代古城和碼頭保護展示出來,彰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歷史的悠久、燦爛。九市申遺史跡中有漢代時期碼頭的唯有北海合浦古港,歷史價值及其珍貴。草鞋村遺址為漢代合浦郡治,彰顯大漢疆土的宏大和歷史厚重。白龍珍珠城遺址作為備選遺產點正在進一步考古、研究、保護、展示,考慮規劃為國際旅游文化地帶,展示海絲珠寶交易和南珠文化的歷史與魅力。
梁彥敏稱,北海市開展“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工作,不僅有利於保護人類共同的優秀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文明,增加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同時對促進“文化北海”、“和諧北海”的建設,對塑造北海城市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北海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