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巴裡坤山南扶貧搬遷開發區火石泉分區的葡萄種植園裡碩果累累。李曉嘯 攝
開發區火石泉分區的養殖舍。李曉嘯 攝
人民網哈密9月4日電 (李曉嘯)在新疆,有無數個地方造就了“滄海變桑田”的傳奇,而在哈密市,有一個地方卻在短短10余年間便實現了從“窮荒絕漠鳥不飛”到“良田萬畝人人富”的跨越。
在哈密市西北方向幾十公裡外,有一個地方叫火石泉。10多年前,這裡還是鹼土覆蓋、荒蕪淒涼的不毛之地。如今,這裡有排列整齊、院落溫馨的嶄新民居,一望無際、碩果累累的萬畝良田,規模宏大、連片成區的養殖基地……這裡就是巴裡坤縣山南扶貧搬遷開發區八個分區之一的火石泉分區。
不拋棄 不放棄
1992年,作為改革開放后率先發家的復員軍人、共產黨員陳培社,放棄已經在縣城小有名氣的建筑事業,帶上自己積累的200多萬元固定資產,帶領巴裡坤縣五大牧區的農牧民和大河鄉的40戶貧困農民,由他本人出資25萬元、貸款6萬元、其他農戶籌集9萬元,在哈密市西郊火石泉戈壁,購買了5000畝荒地,開始了艱難創業。
創業之初,舉步艱難,面對新開發的土地頭多年沒有收入的現實,有人動搖了,有人離開了。陳培社為解決大家眼前的吃飯問題,他以個人名義貸款50萬元,為每戶人家購置了一台拖拉機,並用原來斥資200萬元購置的建筑設備作為基礎,組建了建筑隊和運輸隊,利用自己在外界的關系承接工程、跑運輸,組織大伙拉沙子改良土壤。經過幾年艱苦創業,到2001年時他們共開荒3000多畝,葡萄等農作物也有了較高的收入。
2002年,巴裡坤縣山南扶貧搬遷開發區應運而生。
發展生產 增加收入
后來,開發區結合村民大部分來自牧區、具有一定的養殖經驗和增收渠道缺乏等實際,確立了“種植業夯基礎、勞務輸出促增收、養殖業求突破”的發展思路,以經濟各方面條件較好的火石泉分區為示范點,採用“滾雪球”的辦法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隨著開發區群眾大力參與勞務輸出,並將收入的大部分資金投入到開墾荒地上,村民的收入開始逐漸增加,開發區住戶的生產生活慢慢走上了康庄大道。
農民人均收入超過萬元
2013年,開發區經濟總收入達到18899.15萬元,其中畜牧業收入以17296萬元居首,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3305元。目前,開發區的教育、醫療機構配套基本齊全,8個分區九成以上居民住上了富民安居房,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低保、社保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
從要我還款到我要還款
開發區成立初期,由於部分群眾生活困難且誠信意識淡薄,再加上原來組織上處理還款不當,造成銀行籌措資金渠道被堵死。后經多方努力,且農牧民經濟狀況不斷好轉,開發區群眾還款意識普遍增強,從過去的“要我還款”轉變成了現在的“我要還款”。
“金融誠信形象樹起來了,籌資渠道自然就順暢了。自巴裡坤縣山南扶貧搬遷開發區成立以來,我行已累計給予投放信貸資金12717萬元。”中國農業銀行新疆分行哈密市支行副行長汪軍介紹說。
開發區黨委書記陳培社曾深情地說:“如果沒有農行的大力支持,我們也發展不到今天的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