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測向
輕武器實彈射擊
核生化防護
打靶
全國首屆軍事訓練營落幕 “老三樣”站軍姿、齊步走和隊列訓練不再“稱霸”
核生化防護、無線電測向和輕武器實彈射擊備受學生推崇
大學一個月白訓了 這才是真軍訓
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福建、廣東、重慶、四川等軍訓改革試點8省市學生“嘗鮮”
不久前,天津當城中學高二學生張美佳和來自全國8個學生軍訓改革試點省市的320名高中生、大學生結束了由教育部、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在天津共同主辦的全國首屆軍事訓練營。在張美佳眼中,軍訓一直是枯燥和單調的代名詞,但為期10天的首屆軍事訓練營卻改變了她的看法:“老三樣”站軍姿、齊步走和隊列訓練不再“稱霸”,核生化防護、無線電測向、95式自動步槍實彈射擊等新增訓練項目,讓她感到特別新奇。
項目變臉
更注重高科技含量和操作性
“你們已經被我們包圍了,放下武器,立刻投降!”在閉營儀式的匯報表演上,槍聲和爆炸聲不斷,裝備整齊的8名教官帶領4名男學生和4名女學生利用地形地物穿過三角錐、火圈和鐵絲網,進入可疑建筑,向負隅頑抗的藍軍發起進攻直至佔領藍軍陣地。
來自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的楊惠敏是4名女學生中的一員,憑借著對自己速度的自信,一聽到“班進攻戰術演練”項目,她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頂著酷暑和訓練場上的陣陣濃煙,她和另外7名同學反復練習持槍和跑位,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不斷往返於訓練場兩側。“體力消耗很大,有時練到喘不上氣,還會摔倒擦傷,每個人在練跪姿持槍的時候都會練出瘀青。”楊惠敏說。
“我來之前,根本不知道‘獵狐’是什麼,現在才知道它是非常流行的運動。”重慶郵電大學學生的江裡提到的“獵狐”名叫無線電測向,測向需要10人一組在訓練場上尋找事先布置在各個角落的電台信號。
“就像捉迷藏一樣”。在沒有地圖、指示的情況下,每人手裡隻有一台無線電測向機,憑借在奔跑過程中測聽到的“摩爾斯電碼”,從信號本身的排布和聲音的清晰度去判斷隱秘電台的序號和位置。
在10天的訓練中,與“班進攻戰術演練”和無線電測向一樣有著更高的科技含量、注重實際操作的核生化防護、輕武器實彈射擊等項目成為軍訓的主要內容。
新思考
這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國防教育
“學生來這兒以后和原來不一樣了!”尹鵬是黑龍江省實驗中學體育和軍事理論的授課老師。從去年開始,學校就開始進行學生軍訓工作的改革,從以前的隊列為主逐步加入識圖、戰場救護等項目。
在他看來,以前簡單的高中入學軍訓10天、大學軍訓1個月,算不上是國防教育,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防教育,應該好好推廣。
而這次訓練也給了帶隊老師很多啟發,讓他們開始重新認識和思考學生的軍訓工作。
“如果整天就是內務訓練,都是操課,孩子會覺得當兵很簡單很無趣。”重慶求精中學的左莉老師認為,這次訓練營最大的改革就是加入了很多有科技含量的訓練項目。有了“新變化”的軍訓,不僅能消除學生“當兵就是吃苦”的畏懼,還能讓他們在訓練過程中體會到科技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在國防大學戰役科研部教授張利華看來,軍訓的具體方式需要與時俱進。他以軍事理論教學為例提出:“不光要有課堂教學,是不是還可以組織一些參觀考察活動,搞一些研討和座談活動?這也是需要我們探討和探索的新路子。”
除了關於學生軍訓具體內容和方式改革的反思,近年來,學生在軍訓中暈厥現象的頻現也引起老師對學生體質的擔憂和思考。
“學生體質問題是要靠引導的,這份責任在家庭。”福建師范大學的蘇世忠老師說,不少家長和學生擔心軍事訓練會與專業學習產生沖突,而想要化解這種擔憂和沖突,還需要靠科學的訓練方案。
專家
訓練營模式值得大力推廣
早在2012年,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軍訓現場會上,就對新形勢下大學生軍訓工作的發展方向展開過研討,會議當時確定,大學生軍訓工作應由普及化轉向規范化。
而此次訓練營正是對學生軍訓改革的一次嘗試。四川省軍區軍訓辦的肖歡說,他常常會聽到學生反映“初中軍訓、高中軍訓一個樣,到了大學還是一樣”,因此,“學生軍訓必須改革”。
參訓的320名學生正是來自列入學生軍事訓練改革試點的天津、黑龍江、上海等8個省市。每個省市的20名學生分別由高校或高中階段的二年級學生組成,通過自願報名后選拔產生,來自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甚至自願放棄了暑期補課前來參訓。
“這種嘗試更重要的是具有導向作用。”雖然不是所有地區都有能力和條件開展如觀摩飛行表演等項目,但左莉相信,這種導向會讓各地在商議新學期軍訓時“動腦筋”創新項目,“改革不是框定提綱,重要的是提供導向。”
同樣,張利華教授也認為此次軍事訓練營的模式值得大力推廣和廣泛運用,從目前的試點性質,到常態化、軍事化,並向全國推廣,“把青年集中在軍營裡,特殊的環境會重塑、鍛煉青年特殊的品質和素養,提高他們的公民意識、國防意識、組織性和紀律性,也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而這也是平常的學習難以產生的效果。”
新聞1+1
首屆軍事訓練營練些啥
8月1日~10日,全國首屆軍事訓練營經國家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批准,由國家教育部國防教育辦公室和全軍學生軍訓工作辦公室共同組織並在天津舉行,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福建、廣東、重慶、四川共8個省市列入全國學生軍事訓練改革試點單位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軍事技能訓練中,營員們進行了捕俘拳、無線電測向、識圖用圖、核生化防護、戰場醫療救護等方面的訓練,組織了95式自動步槍實彈射擊等。
實彈射擊 “女漢子”打出45環
參加訓練營的廈門一中新高三段長陳文虎說,這個訓練營和傳統的軍訓完全不同。
訓練營中的“實彈射擊”,就不是普通軍訓有的。第一聲槍響,很多人都被嚇了一跳,營員之一的王毅豪說,“它怎麼會那麼響?我以為是電視上那種‘突突’的聲音,哪知是‘砰砰’的。”
第一槍就亂了套,以至於早上每人五發子彈,有的人竟打出了51環——旁邊的人一慌張,把子彈打到別人的靶上。不過,也有出類拔萃的,廈門一中的一名女漢子,就以45環獲得了“神槍手”稱號。
識圖用圖 目標躲在大石頭下
無線電測向和識圖用圖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其中捉迷藏的識圖用圖挑戰最大。
這種在大山裡的“捉迷藏”,有許多“迷霧彈”,比如說,有的目標是藏在洗手池的下面,有的明明找到了,卻不見蹤影,原來它藏在石頭下,必須搬去大石頭,才能見到目標。
穿防毒服 每次都是大汗淋漓
學生們還要學習穿防毒服,既要比速度,也要比順序。營員之一的郭子?說,口令一下達,首先要閉上眼睛、屏住氣,不能看、不能呼吸,從身后摸到防毒面具迅速套上。戴防毒面具,要控制在5秒才能算優秀,有的學生最后能達到3秒。
相比之下,防毒服的穿戴更難,郭子?說,一整套穿戴下來,還要穿鞋套、戴手套,每次都是大汗淋漓,而且,不僅會穿,也要會脫。因此,學生們隻要有時間,都會抓緊時間穿衣、脫衣,“每天都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