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新海絲人:太倉外國人近500人 德企帥哥成“中國通”

周素雅

2014年09月09日15:1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記者採訪中德企業園內的“中國通”楊新(人民網 薛婧攝)

人民網太倉9月9日電 (周素雅)“天下糧倉,天下良港”,這句話說的是緊鄰上海市的蘇州太倉市。蘇州太倉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錨地,如今的太倉,街市不僅有小橋流水人家,還有林立的酒吧、咖啡館,已然成為了一座兼具“江南水鄉”和“德國小鎮”雙重特色的城市。近日,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報道團隊走進蘇州太倉,探尋“錦繡江南金太倉”的迷人所在。

太倉市是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是一個擁有4500多年歷史的城市。春秋時期,吳王在此設立糧倉,故得名太倉。目前,太倉已有200多家德資企業,項目總投資近20億美元,因而太倉市也有“中國德企之鄉”、“中國的施瓦本”之稱。作為離長江入海口最近的新型港口城市,太倉在江蘇有著極其重要的經濟地位﹔作為中德合資最為密集的城市,太倉在用城市氛圍留住外國人才上別有用心。太倉市不論齊全的城市設施、融洽的文化交流氛圍還是優惠的政策都足令在華德國人流連忘返。

太倉有位帥氣的德國小伙名叫楊新,他在中國居住近15年。15年裡,楊新目睹了太倉由中式生活到中西文化兼容的演變,並漸漸愛上了這個小城市,他曾對外宣稱:“不要叫我老外,我已經在太倉生活很久了。”

楊新是康唯特空調(太倉)有限公司的運營總經理,他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十分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如果有個店可以讓我花光所有錢,那個店一定是賣紫砂壺的。”楊新說,自己十分喜歡純淨的綠茶,更喜歡泡茶的紫砂壺。談及紫砂壺的色澤、材質、保養等,楊新十分興奮。從個人見解到買壺經歷,每個討論點都透出楊新對中國傳統文化掩飾不住的喜愛。楊新會泡茶、會寫毛筆字、會做中國美食、會包餃子、會唱中國民歌等,愛屋及烏,連楊新的愛人都是位漂亮的中國姑娘。

楊新特別喜歡綠茶(人民網 薛婧攝)

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不少,像楊新這樣深根中國並熟知中國文化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楊新對中國竹笛十分鐘愛。2011年,蘇州市舉辦了“家在蘇州”外國人才藝秀大賽。比賽中,楊新一首笛子獨奏《姑蘇行》大獲好評,並榮獲一等獎。據了解,為了發現和展示外國友人才藝,增強外國文化和蘇州文化交流,蘇州市政府已多次主辦在蘇外國人才藝秀。據楊新介紹,往屆參加比賽的選手有表演書法的,有唱中國民謠的、有表演中國古典舞的,還有其他各類帶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節目。“選手的表演都有模有樣、蘇韻十足。”楊新說。

楊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源自最初的中文學習。楊新說,“1998年的時候,我大學開始學習中文,那時周圍很多人對中文不了解甚至有些偏見,有些親戚朋友甚至會問我父母中文是什麼專業,會不會沒有前途。現在學習中文在我的家鄉已經是件十分普遍的事情了,有些地方小學就開始開設中文課,而且學習中文的小孩不在少數。”

“中國通”楊新(人民網 薛婧攝)

如果說學中文是愛上中國文化的門檻,那麼多年在華生活便是楊新成為太倉“文化人”的見証。楊新不僅喜歡中國文化,還喜歡分享中國文化。每年回德,楊新都會和親戚朋友分享牛肉干、山楂片、餃子、月餅、粽子等中國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文化含義。楊新說,自己在太倉所經歷的正是中西文化不斷交融的過程,中國文化不斷被西化,西方文化也被中國化。“2000年的時候,太倉咖啡廳十分稀少,現在幾乎隨處可見星巴克。”

據了解,目前在太倉定居的外國人已有近500人,有像楊新這樣喜愛並傳播中國文化的洋“民星”,還有助力太倉投資的德企紅娘、中德交流的文化使者,他們有個共同的新身份——“新海絲人”,盡管職業各有不同,他們都愛上太倉,並深根太倉,他們在為中德合作出力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文化“走出去、引進來”添上熠熠生輝的一筆。

(責編:王子侯(實習生)、夏曉倫)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