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伊朗9月15日電 (官建文 劉然)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組14日抵達了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並認識了珠寶玉石商人達納(Dana)。作為一個在廣州和馬什哈德兩地做生意的伊朗商人,他坦率地表達了對中國的喜愛和擔憂。發現中國玉石買賣的商機。
伊朗珠寶商人Dana
達納(Dana)第一次來中國大約是2008年,之后他大約已經參加了十多次廣交會,幾乎每年都會到中國,最多時一年會來3次。他從中國定制珠寶、玉石產品,然后在以伊朗馬什哈德為集散地,把他的產品批發銷往西亞和北非的很多國家。
馬什哈德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聖城,而達納(Dana)告訴我們,除了在宗教方面的地位,馬什哈德還是中東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玉石加工地和買賣地。
“2500年前馬什哈德人就開始加工玉石,並且可以切割成圓形。在伊朗崇拜拜火教時期,伊朗人就把天青石加工后當成貢品以及飾物等使用。”
馬什哈德盛產綠鬆石等伊朗著名的玉石,由於其對玉石的切割加工歷史悠久,而伊朗人又會阿拉伯語,因此,很早就是中東地區批發買賣玉石的集散地,很多中東商人在馬什哈德批發買賣玉石,然后再以更貴的價格銷往其他國家。
然而,達納(Dana)發現,雖然在馬什哈德的玉石原料便宜,但中國工廠的玉石加工能力非常強,不僅產品款式多樣,而且可以實現定制的要求,並且批發價格十分便宜。發現了如此商機的達納(Dana),每年都要去廣州荔灣廣場採購新的產品。
新絲路上的精明商人
談到絲綢之路,這條曾連接中國和歐洲的古代商路和現代國際貿易之間的聯系,達納(Dana)認為,古代的絲綢之路上,商人們是從中國途徑中亞、西亞、北非的諸國,包括伊朗再到歐洲,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去進行買賣,而現代,由於飛機等交通工具的便捷,歐洲和中國可以直接相連,而不必再經過曾經絲綢之路上的那些國家,所以,現代的絲綢之路貿易隻需要國家或者城市之間點對點的交易就可以。所以,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做生意的達納(Dana)現在也可以說是現代絲綢之路上的商人。
隨著和中國之間越來越大的生意規模,關於未來他對中國的生意計劃想法很多。首先,鑒於中國的人口和食品前景,他想要出口食品到中國。另外,他還想把伊朗的高級手工地毯和其他手工藝品介紹到中國來。
而關於他的老本行——珠寶玉石生意,他希望能在中國發現一種銀器之外的材質,打造別具一格的受歡迎的首飾制品。另外,他認為中國商人不了解伊朗的市場,伊朗人喜歡夸張的造型,這和中國消費者的喜好非常不同,所以他希望在廣交會找到好的工廠,自己設計並在中國切割和制造針對伊朗的男性飾品。
除了中國,達納(Dana)還想去歐洲做生意,因為歐洲的珠寶玉石商品價格高,但利潤也高,相比於批發低價產品,高價的產品生意更省力也更有利潤。
希望中國工廠多創新
達納(Dana)對中國生意伙伴的印象不錯,他覺得中國人大部分都是很好的人,可以信任。而且由於中國發達的物流,和中國做生意非常容易。“另外,中國的食物有太多種了,而且很好吃!”
他認為,中國工廠的制造水平很高,如果中國的產品想要改進和創新是十分方便的,因為很多高水准的工廠就在身邊。
“中國工廠應該生產質量更好、想法更多的商品。”達納(Dana)認為,積累了質量和信譽的中國產品值得更高的價格和更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