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河南新野4名猴戲藝人被拘 涉非法運輸野生動物

2014年10月08日06:49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河南新野4名猴戲藝人被拘 涉非法運輸野生動物

  據新華社電 不用搭台,無需舞美燈光,隻一塊空場,敲一敲鑼鼓,揮一揮鞭子,拽住猴繩子,吆喝一嗓子,便是一出好戲。這畫面便是俗稱“耍猴兒”的河南新野猴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

  可最近,在專業耍猴兩千年后,新野耍猴藝人首度因“非法運輸珍貴野生動物”成被告。連日來,4名河南省新野縣的猴戲藝人被拘引發熱議。

  其實,早在明清時期,河南新野民間玩猴就已經較為流行。那時,玩猴者多半將這營生作為養家糊口的生計門路,並代代相傳至今。新野猴戲作為一種地方民間文化,於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但人們對於猴戲的質疑從未停止過。有馴養繁育証,沒運輸証,帶著猴子去外地表演是犯罪嗎?作為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新野猴戲,如今該如何傳承,遺產能否當做飯碗?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碰撞,面對“殘忍”“野蠻”等質疑,新野猴戲該何去何從?

  ■正方說法

  莫讓猴戲文脈斷裂

  1、新野玩猴藝人是江湖中人,是中國的吉普賽人,一副扁擔兩個箱,便可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他們帶著傳統文化的種子,走到哪兒播到哪兒。

  2、拿鞭子只是表演需要,不是真打。耍猴人把猴子當成自己小孩一樣對待,相依為伴,不舍得打。

  3、應該給猴戲文化一個生存的空間,要規范執法、明確法律,莫讓這一文脈斷裂。十幾年前,新野猴戲藝人有數萬,現在僅剩四五百人,原本傳承就難以為繼,如今又面臨不明確的執法擠壓,傳承和打擊讓手藝人不知所從。

  4、遺產之所以為遺產,在於它的原汁原味。猴戲的精髓是它走南闖北的江湖氣,玩猴藝人每到一處,放下挑子便可成戲,若把它請進殿堂,那是一個動物表演,不是遺產。

  ■反方說法

  文化遺產不能當飯碗

  1、耍猴糊口,很不“猴道”。“野”是猴子的天性,抹天性而博眾人樂,是不人道,揮鞭子、強訓練,是不“猴道”。而頻發的“耍猴人當街暴打猴子”事件也不禁讓人猜測玩猴人的虐猴嫌疑。

  2、時不同往日,文化遺產不能當飯碗。昔日的走街串巷,寨子口吆喝,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而是破壞。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