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喬雪峰)10月26日,江蘇省從11月1日起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就在此前本月的18號,河北省也將從12月1日起再次上調最低工資標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27日,全國共有19個省市區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全國最高。
19省市區上調最低工資標准 上海全國最高
據悉,江蘇省上調后的月最低工資標准,蘇州、無錫等一類地區1630元,增加150元﹔二類地區1460元,增加180元﹔三類地區1270元,增加17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一類地區14.5元,增加1.5元﹔二類地區12.5元,增加1.5元﹔三類地區11元,增加1.5元。
調整后,河北省月最低工資標准各檔次分別上調160元、160元、160元、170元,達到1480元、1420元、1310元、1210元。從漲幅看,適用低檔標准的地區漲幅最大。本次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后,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各檔依次調整為15元、14元、13元、12元。
隨著江蘇省最低工資標准的上調,根據人民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重慶、陝西、深圳、山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肅、雲南、四川、江西、貴州、內蒙古、河南、浙江、河北、江蘇等19個省市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准,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全國最高,分別達到了1820元和17元。
最低工資增幅較往年略降 仍跑贏GDP
10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會上表示,截至9月底,全國共有1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平均調增幅度14.1%。雖然增長幅度達到了兩位數,但是14.1%仍是近年最低水平。
據人社部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24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22%﹔2012年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國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平均調增幅度為17%。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4%,CPI同比上漲2.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同比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最低工資標准漲幅比往年有所降低,但是仍然跑贏了GDP和CPI。
工資上漲傷害經濟? 老百姓稱不漲工資怎麼生活
日前有專家指出,“工資上漲現象是好事,但過快上漲也意味著有過多的企業會變得困難。如果過快的話,的確會傷害我們的經濟,有點承受不起。因此,我們並不需要工資無限制上漲。”
此番言論一經發布,立即引發廣發民眾熱議,一致認為這是替企業說話,未考慮老百姓利益。老百姓認為,通貨不斷膨脹,經濟泡沫不斷累積,生活必需品不斷漲價,不漲工資怎麼生活?不可否認,工資上漲確實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但不應把經濟不景氣歸咎於工資上漲。
10月22日,《人民日報》針對此言論發表評論,評論認為,工資跑贏CPI,是工資正常增長的底線,否則勞動者日子會越過越差。工資跑贏GDP,是讓百姓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內容。工資漲得比這兩者快,都算正常。
評論還提出,工資快速增長,有利於改善民生﹔老百姓錢包鼓了,有余力消費,有利於經濟發展。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同步或略超GDP增速也就是近一兩年的事兒,總體上遠談不到過快。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關注工資增長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就沒有正面意義。
員工工資應當漲,企業也應當活得不差,關鍵是要給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降低社保費率、減免稅費、特定時期必要的政策扶持等等。這些負擔減下來,企業會有更多空間給勞動者漲工資。
什麼是最低工資標准
最低工資標准通常包含三個部分,一是維持勞動者本人最低生活的費用,即對勞動者從事一般勞動時消耗體力和腦力給予補償的生活資料的費用。二是勞動者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三是勞動者為滿足一般社會勞動要求而不斷提高勞動標准和專業知識水平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最低工資標准不包括: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在剔除不包括內容和個人按下限繳存住房公積金后,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月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最低工資一般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立法制定。在國外,除了政府可以制定最低工資之外,某些行業的組織也可以自行制定該行業的最低工資。最低工資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時的時薪制定。最低工資的制定反映了監管機構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在國外,最低工資是政府對勞動市場的正當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