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南北車整合大戲開鑼超預期 可避免走出去內耗

汪珺

2014年10月28日08:26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南北車整合大戲開鑼超預期 可避免走出去內耗

  南北車整合大戲開鑼超預期

  分析稱可避免“走出去”內耗 對鐵總議價能力影響不大

  □本報記者 汪珺

  10月27日一早停牌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當晚雙雙發布公告稱,因擬籌劃重大事項,鑒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10月27日起停牌,將盡快確定是否進行上述重大事項,並於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個工作日內(含停牌當日)公告並復牌。

  中國証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重大事項”即為市場傳言已久的南北車重組合並。南北車整合的籌備小組現已成立,由兩公司一把手牽頭,整合方案由中金公司具體負責,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之中。

  業內人士認為,推動中國高端裝備“走出去”並推動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加速轉型的思路已確定無疑,高鐵是高端裝備制造的領頭羊,南北車的整合將有利於在國際上形成合力,助推上述戰略目標的實現,預計兩者整合步伐之快將超預期。

  整合方案大猜想

  “南北車整合一事高層已經統一意見,已是板上釘釘,由國務院主導,速度可能很快,現在最大的懸念是整合方案以及相關的人事變動。”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証券報記者透露。

  目前,市場上關於南北車整合的猜想已有各種版本。根據媒體報道的方案,一種是由其中一家公司通過增發的方式吸收合並另一家,另一種則是由南車北車成立一個由國資委[微博]管理的新集團,下轄兩個上市公司。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提出,兩家相互合並的方案並不可行,可以重點將南北車的海外業務整合,以重點避免海外惡性競爭,提高“出海”競爭力。

  據中國証券報記者了解,今年9月底國家已成立南北車整合的籌備小組。此次停牌期間,將籌劃雙方整合方案,中金公司將是方案的具體操刀者,不過,目前方案尚未成型。

  也有分析師指出,要想將兩家企業合並並非易事。目前,兩公司均分別在A股和H股上市,合並會涉及現金選擇權,上百億的市值要換股,將是很大手筆。此外,央企合並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事情,執行過程中變數也很大,預計此次南北車停牌的時間不會短。

  國內行業格局影響有限

  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都是國資委[微博]管理下的央企。2000年,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被分拆為中國南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南車前身)和中國北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北車前身),並劃歸國資委管理,南車、北車兩大集團因此成為獨立的競爭對手,業務按地域劃分,南方的企業劃歸南車,北方的企業劃歸北車。

  根據分家時的“潛規則”,在鐵總每年的鐵路車輛招標中,無論南北車各自技術如何,兩者中標的總訂單規模均是“各佔50%”。

  這從兩者的年報中也可見一斑。2013年年報顯示,南北車營業收入、淨利潤規模等各項指標難分伯仲。中國北車實現營業收入972.41億元,淨利潤41.2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全年新簽訂單1305.7億元,同比增長65.7%﹔中國南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78.9億元,淨利潤41.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全年新簽訂單1350億元,同比增長65%。

  “若兩者合並,預計對國內行業格局的影響不大:與鐵總之間還是甲乙方的關系,鐵總的議價能力可能稍微減弱,但程度不大﹔兩公司下屬公司之間的競爭還是會有,因為現在鐵總招標也是以下屬公司為主體去競標。”一位鐵路行業人士告訴中國証券報記者,但合並可以減少重復研發的費用,此外會提高兩公司在與地方地鐵項目中的議價能力。

  “受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兩個公司的人事安排,比如一些重復的公司如財務公司、進出口公司等,這也往往是央企合並過程中最難操作、變數最大的部分。”該人士這樣說道。

  “中國制造”走出去意義深遠

  業內人士指出,南北車重組合並,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形成合力,推動中國高端裝備進一步走向世界,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加速轉型。

  一位鐵路行業人士告訴中國証券報記者,在國外,各國裝備企業多為一家出面競奪,比如德國方面多為西門子,加拿大則是龐巴迪,法國則是阿爾斯通。但中國存在南北車兩家公司,在國際競標過程中,雙方往往將各自視為競爭對手,甚至惡性競爭,內耗嚴重。

  “未來,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注重的更是質的飛躍而非量的提高。”該人士認為,南北車的合並將有利於形成合力與上述國際巨頭競爭,以此提高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核心技術和國際競爭力。

  “中國高端裝備制造中,高鐵無疑是領頭羊,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唯有走出去,才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競爭力,並帶動全產業鏈的裝備制造走出去。”他稱。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近期在重慶召開的“中國工程院制造強國及工業強基戰略考察調研座談會”上曾指出,中國已進入一個關鍵發展時期,將實體經濟、制造業發展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已成為共識。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的基礎和脊梁,如何推動制造業更好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

  “經過這些年發展,中國已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但離制造強國還有不少差距。我們要通過頂層設計,按照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的原則,大力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努力向制造強國邁進。”他稱。

  事實上,高端裝備業的整合已在核電領域鋪開。國家核電新聞發言人、首席信息官郭宏波近日向媒體証實,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正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推進重組工作,目前重組方案已上報至國務院國資委。

(責編:郝帥、楊曦)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