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在北京舉行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能否實現中日首腦會談,一直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有外媒認為,日本和中國應抓住這次良機,展開合作並重點關注共同利益,由此開辟雙贏的中日關系。
《東亞論壇》雜志網站9月15日發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院長肖逸夫(Yves Tiberghien)、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的評論文章稱,過去兩年,中日關系呈螺旋式滑坡。中國不斷向強國過渡——過去10多年裡,中國經濟快速壯大,現在已超過日本。這些現實讓外交態勢變得尤為緊張。而現在,一個新的政策路線正慢慢形成。
假若安倍與習近平能抓住這次機遇,中日關系就可轉變成兩人正推行的改革所急需的一種經濟資產。
7月底,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秘密訪華,與習近平進行了會談。此后不久,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議期間,王毅外長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進行了非正式接觸,雙方就如何改善中日關系交換了意見。這兩次會面使人們開始期盼11月兩國首腦能在APEC之外舉行雙邊會晤。日本和中國應抓住這次良機。
在日本,根據“安倍經濟學”進行的改革已遭遇財政和結構性障礙。雖然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最終可能有助於激勵更深層的結構改革,但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展以及日中經濟進一步融合將能更直接支持日本經濟的增長。中日韓三國可以共同在東亞經濟治理,甚至G20中發揮創新性的作用。
習近平政府的經濟改革是想讓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能獲得日本在技術、專業知識及區域治理方面的支持,中國改革將更可能獲得成功。
怎麼做才能讓事態向此方向發展?
亞洲金融危機后的10年間,亞洲各國共同致力於經濟自由化和政治合作,才推動了整個亞洲經濟的發展。區域內包括美國在內的經濟體都從東盟主導的區域合作進程中受益。
和睦團結才是兩國能共同為區域的持續發展和地區貿易繁榮做出貢獻的更好方式。雖然現在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止步不前,但三個經濟體相互依賴的程度卻很高。中國官方依然把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視作中國首要發展的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商界也強力支持這個自由貿易協定。
如果中、日、韓領導人都承認三國的最重要改革目標實際上是休戚相關的,那麼一種新的國內話語模式將會出現。
中日領導人應抓住眼下這個良機,互相做出讓步,為11月份的峰會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雖然中日國民情緒嚴重對立,但兩國公眾大多數仍支持中日領導人舉行峰會,以更好地管理兩國關系。
重要的是,安倍應避免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兩國就釣魚島爭端做出務實的安排也很關鍵。
我們有理由對兩國關系的前景保持謹慎樂觀。10多年來,中日首次同時擁有了強大且穩定的領導人。如果他們能合作並重點關注共同利益,就能開辟雙贏的中日關系。這一良好關系將惠及整個地區和全世界。中日雙方都做出妥協,為11月份的破冰峰會做准備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