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媒體稱造城運動不可持續 消滅鬼城需配套產業跟上

2014年10月31日08: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媒體稱造城運動不可持續 消滅鬼城需配套產業跟上

  消滅“鬼城”需要配套產業跟上

  據報道,廣州市蘿崗區日前決定,緩建和取消37個財政投資基礎建設項目。在廣州市11個區中,蘿崗區財力最為雄厚,而這樣一個廣州“首富”的行政區,其基礎建設項目的停擺,意味著廣州此前大規模的造城運動或難以為繼。

  廣州的造城運動頗具“典范”,2013年高峰時期曾一度有16個不同概念的“造城”項目推出。事實上,廣州造城運動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其造城項目的停滯給全國其他城市仍在持續的造城風潮敲響警鐘。網民表示,盲目的造城運動使得地方政府“錢袋子”更加吃緊的同時,也不利於經濟結構轉型。對三四線城市而言,城市的盲目擴張與產業發展嚴重不匹配,往往還會造就更多的“空城”、“鬼城”,蘊藏巨大的市場風險。

  造城運動不可持續

  “據統計,廣州根據概念造出來的城起碼有13個。好多城都是沒影的事,是政府為土地賣個好價錢而提出的概念,地賣完了,政府就不管了。接下來由開發商繼續炒概念把樓賣了,業主買了樓就守著這些概念,都是虛有其名。智慧城不見得有多智慧,金融城不見得有多少金融機構進駐,科學城名字叫得很好,可惜都是搞淘寶的。還好現在開始‘撥亂反正’了。”網民“allen020”說。

  “現在找沒有造城運動的城市難,廣州的債務和財政收入的比例算是低的。去其它城市看看,簡直讓你的后背發涼。”網民“色帶貿易”說。

  網民“重生”認為,全國各地都在忙著造城,高樓大廈林立。搞了這麼多造城運動,經濟卻開始直線下行,大環境越來越差。這說明,造城運動是不可持續的,房地產已經到頭了。

  土地財政惹的禍

  “這都是追求GDP和土地財政惹的禍。不少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造城上,主要原因是造城見效快,容易出成績。”網民“小賴哥”說。

  網民“杜猛”也表示,新城建設嚴重依賴土地財政,GDP導向催生“造城”熱情,為了建設新城,不少地方不惜大舉借債,地方利益和以GDP為導向的發展思路是“造城”的重要動機﹔借新城建設推動土地升值,地方政府獲得高額土地出讓金﹔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投資,拉動GDP增長,也是漂亮的政績。

  網民“六月”則說:“有錢沒錢亂造,瘋狂貸款,瘋狂印鈔,弄到最后一堆壞賬就開始賴賬,最終還是老百姓來買單。經濟出問題都是這樣搞出來的,老百姓福利跟不上也跟這個有關系。為什麼上項目這麼沖動?固然為了政績,可能還跟個人撈好處有關系。造城運動中難免有腐敗工程,應該好好查一查。”

  產業配套需跟上

  “發展經濟一定要造城才能實現嗎?現如今中華大地擴舊城,建新城,除了外表光鮮,大多是利用率極低的空城。損毀了大量土地,消耗了大量資源。老百姓傷不起呀!”網民“起航星”說。

  網民“鐵人”認為,新城不是不可以建,但現實中的一些人為造城違背了發展規律。動輒幾十、上百平方公裡的新城區,由於缺乏有效的產業支撐,招來的商家寥寥無幾,最終變成了荒草地﹔短時間內人為造出的新城,由於沒有足夠的人口入住,成為“鬼城”。這不正是造城失敗的表現嗎?

  網民“浪中飛魚”說,不少地方造城不是為了合理安置人居,而是為了憑空套取土地資金。有城無人,何談發展?吸引人的首要條件應該是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以及相關配套。

  網民“張宏偉”也表示,中小城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更多的只是以產業新城為名,直接進行房地產開發,在缺乏產業導入與支撐的前提下,不少城市出台新的產業發展規劃,以此為基礎開發產業新城。這種“被城鎮化”將會導致市場供應沒有辦法順利去化,或者賣出去的房子由於配套不全等原因沒有人居住成為“空城”。缺乏產業與配套勢必會使這些城市面臨比較大的市場風險。

  (記者班娟娟整理)

(責編:賈興鵬、楊曦)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