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率市場化需金改配套實施--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貸款利率市場化需金改配套實施

付 鵬

真正的利率市場化並不是簡單的貸款或存款利率的市場化,這其中包含了利率決定的市場化,利率傳導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中央銀行基准利率的市場化,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的市場化,銀行間利率市場化和債券利率市場化,隻有以上全部實現了市場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利率市場化。
2013年07月22日10:28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真正的利率市場化並不是簡單的貸款或存款利率的市場化,這其中包含了利率決定的市場化,利率傳導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中央銀行基准利率的市場化,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的市場化,銀行間利率市場化和債券利率市場化,隻有以上全部實現了市場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利率市場化。

  ——付 鵬

  ■付 鵬

  利率和匯率作為決定社會要素成本的對內對外的兩個核心金融因子,對經濟的影響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而利率和匯率人為管制下的非市場化運作,雖然在中國經濟早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體制市場化的深入發展,利率和匯率的改革普遍滯后於整體經濟改革的步伐,使得利率和匯率的決策機制和方法所而形成的利率水平和結構錯配都引發了嚴重的問題,而管制性的利率水平對於國有企業和整體經濟帶來的各種好處也在日益遞減。

  利率市場化

  已到最后攻堅階段

  這兩種對於全社會資本要素起到關鍵定價職能的金融要素,其市場化和非市場化的錯配關系逐步地對經濟發展中的儲蓄和投資的正常運行形成了干擾。例如從市場化角度來看產能過剩問題,當資本投資回報率低於存款利率時,投資自然就會停止或者轉變方向,但是在中國一方面由於融資渠道過於單一,貸款利率非市場化情況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效率損失嚴重,大量的貸款投放是按非市場化條件運行的﹔另一方面由於存款利率的非市場化,存款一直處於以前管制狀態下的存款利率時代,導致投資扭曲,因此綜合性的產生了資源配置效率損失的結果,即產能過剩的現象。生產要素錯配對於經濟增長和效率來說影響巨大,因此隻有通過利率和匯率的改革,配合經濟體制市場化的大環境,以利率和匯率為主要內容的金融要素自由化,進一步的消除金融抑制才能夠進一步的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修正這兩個對於全社會資本要素起到關鍵定價職能的金融要素進行體制性改革對於中國來說意義深遠。

  而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金融改革不同,中國把利率體制改革放到了金融改革的最后階段,這裡面主要是來自於政策制定層面對於利率體制改革的具體步驟和風險存在不同的判斷,而更為主要的是利率體制的內生性使得其改革所牽扯的關系面既廣且復雜。

  在這種前提下,其實綜合各方面的利弊關系,中國經濟決策層從1995年開始,逐步開始了金融要素自由化改革進程,例如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提出了“逐步實現正利率,協調配套,循序漸進,逐步與國際管理接軌的利率改革原則,選擇了先外后內,先貸后存,先商業銀行后政策性銀行,先放開同業拆借市場后擴大商業銀行決定利率自主權的改革路徑”。始於1978年的中國利率市場化過程,1996年真正揭開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第一步: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2000年9月21日邁出實質性一步實現外幣貸款利率市場化﹔到上周五才走到了最后的攻堅和破解階段。

  放開貸款利率管制

  短期或提高融資成本

  這次貸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否真的能夠實現降低社會融資水平的目的,筆者認為可能從短期來看,結果是恰恰相反的,即短期社會融資成本反倒會快速的推高甚至形成“利率闖關”現象。

  諸多評論都說根據目前國家政策導向,銀行將降低大企業貸款比例,增加對可以接受更高利率的小微企業貸款的投放。並且在目前市場資金如此偏緊的情況下,銀行本身毫無疑問願意將有限的資源投向收益高的小微企業,但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真實的情況可能正好相反,對於政策性銀行來講,正如我們所說的從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路線來看,先商業銀行后政策性銀行。因此,政策性銀行尤其是當前的國有銀行,主要還是將貸款集中在政策性扶持的貸款項目,尤其是國企和大企業客戶等資本風險值比較低的優質企業客戶。

  由於這些企業和客戶的議價能力比較強,這部分貸款的利率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利率下浮,一旦放開了利率市場化后,利率一定會下降很多,這對於很多國有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來說就意味著利潤率的下降,雖然很多人預計銀行可能為了利潤會轉向對於利潤率較高的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業務,但實際的情況是,由於目前貸款實行的是終身責任制度,利潤率是銀行的,風險卻是個人的職業風險,尤其是在政策性銀行和國有四大行內部,無為即是有為的想法或許並不會導致他們對於中小微信貸太過於感冒。

  反倒是商業銀行處於金融自由化改革進程的前沿,相比較國有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來說,商業銀行對於利潤率的考核和要求比較高,同時商業銀行和四大國有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競爭的過程中由於其本身關系的劣勢,導致對於大客戶和優質客戶的競爭中並不一定能夠勝過國有政策性銀行,這就意味著商業銀行在貸款利率改革的過程中將真正地去擴展利潤率較高的中小微客戶。

  金改有利於

  市場化定價機制形成

  從下一步金融市場改革來看,政策上放開金融領域設立的諸多門檻將會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入,通過放開市場的模式,讓更多的資本參與到金融市場中來,將過去很多影子銀行和票據銀行等非正式金融活動轉入到合法和正式的金融活動中來,通過加大金融供應的方式來加大資金的供應,而中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的完善會穩定融資需求,隨著資本供應加大和需求的穩定,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決定機制的根本,即供需決定價格就真正能夠形成,並逐步地通過市場化的定價機制來降低整體的融資水平。

  而隻有通過這種差異化的分步發展模式,通過金融市場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來逐步地消除資金配置上中小微企業和大型企業之間的信用歧視,通過“先商業后政策”才能夠使所有的金融機構完全融入到一個市場定價機制體系。

  可以推測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后的發展重點將是逐步的推進存款利率嘗試性市場化,由於存款利率是與匯率焊接在一起的調整匯率的工具。在匯率不自由的情況下,存款利率市場化就不能單獨實現。因此單純的存款利率市場化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有利差和熱錢。這意味著未來存款利率市場化一定會伴隨著人民幣結束單邊升值進入雙向波動的配合下進行。

  利率市場化

  應配合風險管理工具

  利率市場化背后的利率風險的波動將必須有相應的風險管理工具出台,之前一直在測試的國期貨相信在此次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后不久將迅速推出上市,為各大金融機構提供利率波動的風險管理工具,以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波動風險。

  另外,由於與中國經濟改革相符合的金融產權制度約束的弱化,金融市場機制與結構的不完善,中國企業與銀行的不完全市場化,金融救援機制不健全等障礙的存在,不可避免的給利率市場化攻堅階段的改革增添了變數和難度。希望我們在利率市場化的同時,加強對以上相關障礙的同步推進。

  真正的利率市場化並不是簡單的貸款或存款利率的市場化,這其中包含了利率決定的市場化,利率傳導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中央銀行基准利率的市場化,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的市場化,銀行間利率市場化和券利率市場化,隻有以上全部實現了市場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利率市場化。因此,中國利率市場化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責編:曹華、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